第12章 账目风波巧化解(1 / 2)

荣禧堂内烛火猛然一晃,贾悦指尖按在朱砂晕染的\"叁佰两\"字样上,茉莉香粉粘在指腹沁出凉意。

史湘云扯过鎏金烛台凑近细看,火苗险些燎焦账册边沿:\"这墨迹分明未干透,定是昨夜......\"

\"五更梆子响时,我见彩霞抱着包袱往东角门去。\"探春突然开口,玛瑙镇纸\"当啷\"砸在紫檀案几。

窗缝里漏进的北风卷着炭盆余烬,将地上残缺卦象又吹散两粒佛珠。

贾悦拢了拢月白缎面灰鼠斗篷,目光扫过缩在角落的素云。

小丫鬟袖口沾着辽东特产的靛蓝草汁,正是礼单包裹常用的封漆颜色。\"劳烦云妹妹陪我去趟浆洗房。\"她捻起账册夹层里的半片枯叶,叶脉间凝着层薄霜——这是今冬新采的雪莲茶渣。

两人踩着未扫净的残雪穿过穿山游廊,史湘云忽地拽住贾悦胳膊。

东厢房檐角垂下的冰凌映出两道人影,彩云正将个青布包袱塞给马道婆,黄纸符咒从缝隙里露出猩红朱砂印。

\"快看!\"史湘云压低声音指着包袱角,半截丝绦分明是探春昨日才说的五色络子样式。

贾悦摸出袖中当票比对,二十年前的梅花小篆竟与马道婆腰间铜符纹路重合。

\"这靛蓝草汁三月才能从辽东运到金陵。\"贾悦将染色的素云袖口按在当票梅花印上,转身对着面色惨白的赵姨娘轻笑,\"姨娘既说从未见过礼单,怎的您小厨房今早蒸的茯苓糕里,掺的正是雪莲茶末?\"

贾环打翻的茶盏在青砖上洇出褐痕,史湘云突然举起个鎏金香炉:\"昨夜三更,环哥儿书房熏的可是御赐龙涎?\"炉灰里赫然混着朱砂残渣,与账册字迹如出一辙。

李纨俯身捡起最后一颗佛珠,檀木纹路上竟显出淡淡指痕。

探春望着廊下从容指挥婆子们清点库房的纤细身影,指尖无意识摩挲起玛瑙镇纸上新刻的梅花印——那位置本该是王夫人私章的模样。

玛瑙镇纸在案几上投下暗红的光晕,李纨将佛珠按在掌心转了三转:\"这般环环相扣的证物,亏得五丫头竟能串起来。\"她望向窗外飘起的细雪,忽见探春握着镇纸的手指节发白——那枚梅花印正巧盖住了王夫人私章上的蝙蝠纹样。

\"不过是借了二嫂子前日教我的算筹之法。\"贾悦将染着靛蓝草汁的帕子叠成莲花状,忽然想起史湘云上个月在芦雪庵烤鹿肉时,曾用这种折法包过胡椒末。

炭盆里爆开一粒火星,她不动声色地将帕子塞进探春手边的青花缠枝香筒。

史湘云捏着半块茯苓糕凑过来,桂花油香气混着雪莲茶特有的清苦:\"要我说,该让琏二嫂子把各房小厨房的茶档都查......\"

\"使不得!\"李纨手中的佛珠突然绷断,檀木珠子滚过青砖发出闷响。

探春弯腰去捡时,正看见贾悦绣鞋尖上沾着的松烟墨——那是今晨在贾环书房廊下沾的痕迹。

贾悦将算盘拨得噼啪作响:\"不若把月例银子分作明暗两册,各房支取需经三人画押。\"她故意将\"三人\"二字咬得重些,余光瞥见探春将玛瑙镇纸往李纨方向推了半寸。

窗纸上映出王善保家的身影,那婆子耳坠子上的东珠随着探头动作晃出涟漪。

\"五妹妹这法子倒合了《齐民要术》里的'三犁共耕'。\"李纨话音未落,史湘云突然指着账册某处惊叫:\"这处红墨渍莫不是......\"话音戛然而止,贾悦的茶盏恰在此时翻倒,褐色的茶汤漫过湘云指尖,将可疑的印迹晕成模糊的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