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诗会初临风波起(1 / 2)

贾悦指尖按在耳坠暗槽处,方胜纸角刺得肌肤生疼。

藕香榭方向传来更鼓声,她将云锦往怀里拢了拢,任雪雁搀着往蘅芜苑去。

夜露浸湿的鹅卵石小径上,忽见探春的丫鬟侍书提着食盒匆匆而过,盒盖上分明沾着金箔碎屑——正是王夫人院里才有的波斯贡品。

三日后诗会开场,大观园水亭里已摆开十二张花梨木案。

贾悦抚着青瓷笔洗边沿的冰裂纹,看史湘云正与薛宝琴争辩菊花该用\"金甲\"还是\"玉骨\"作比。

她袖中诗笺尚带着蘅芜苑特有的冷香,昨夜黛玉教她将\"傲霜\"二字改作\"抱雪\",此刻倒映在笔洗清水里,像团化不开的雾。

\"五妹妹的澄泥砚倒是别致。\"贾迎春突然挨过来,帕子拂过砚台时带起细微粉末。

贾悦嗅到硝石混着檀香的味道,抬眼正迎上对方躲闪的目光,\"二姐姐前日送来的松烟墨,可还受用?\"

假山石后传来银铃响动,史湘云提着朱漆食盒撞进亭子:\"颦儿让我捎来的蟹爪水仙,说是能镇纸......\"话音未落,探春的翠缕慌慌张张跑来,说惜春画菊花的赭石颜料泼在了诗稿上。

贾悦心头一紧,探手去摸袖中锦囊,却见史湘云突然揪住贾迎春的杏红比甲:\"二姐姐腰间缀的荷包好生眼熟,昨儿凤姐姐不是说库房丢了金线?\"众人目光聚处,那荷包穗子下果然晃着半截雀金裘的丝缕。

\"我......\"贾迎春踉跄后退,腰间荷包竟散落几片金箔。

贾悦瞥见李纨正往这边来,腕间佛珠缠着的茜纱随风飘起,忙按住史湘云的手:\"云丫头莫急,许是前日老太太赏的料子。\"

黛玉此时款步而来,月白裙裾扫过满地金箔,俯身拾起一片笑道:\"这倒应了陶渊明的'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她指尖金箔在晨光里转了个弯,正指向水亭东侧新移栽的绿菊——那是王夫人上月从清虚观求来的珍品。

诗会钟声乍响,贾悦铺开薛涛笺。

墨锭触及砚台刹那,昨夜黛玉执笔改诗的情形忽然浮现。

当时潇湘馆烛火摇曳,黛玉指着\"冷月葬花魂\"的句子轻叹:\"这般锋芒太露,不如改作'霜魄凝香骨'。\"说着在笺角添了朵墨菊,花蕊处却藏着金粉勾的星点。

\"五姑娘还不落笔?\"王熙凤的声音惊得贾悦笔尖微颤。

她抬头见李纨正在亭外与周瑞家的低语,佛珠上缠着的茜纱不知何时换成了银线。

笔洗水面忽然泛起涟漪,原是史湘云偷偷塞来半片洒金笺,上面蝇头小楷写着\"车辕焦痕可入韵\"。

贾悦深吸口气,腕间翡翠镯子磕在砚台边沿。

她突然想起昨夜经过梨香院,听见薛姨妈与王夫人说\"硝石配朱砂最宜抄经\",而此刻笔尖蘸的正是掺了朱砂的松烟墨。

墨香混着亭外绿菊的苦味钻入鼻腔,她忽觉耳后灼伤隐隐发烫。

\"有了!\"史湘云突然拍案,吓得宝玉打翻茶盏。

众人哄笑间,贾悦瞥见贾迎春正将揉皱的诗稿塞进袖袋,那纸角分明印着海棠花押。

她不动声色地蘸饱墨汁,就着笔洗里晃动的金箔倒影,写下首句\"金甲未解战秋霜\"。

亭外忽然刮起旋风,将薛宝钗案上的诗笺卷入池中。

贾悦按住狂舞的薛涛笺,见自己袖口金线在阳光下泛出靛蓝幽光,恰如那夜马车焦痕颜色。

第二句\"靛袍犹带冷月光\"落笔时,黛玉忽然轻咳一声,帕子拂过她案前,撒落几粒晶莹的硝石碎末。

史湘云凑过来看,突然拍手笑道:\"这'冷月光'三字倒应了颦儿前日改的'霜魄'!\"她发间金麒麟晃过纸面,将某个字映得熠熠生辉。

贾悦心跳突然加快,笔尖悬在\"魄\"字上方迟迟未落——那笔画走势竟与账本朱砂批注的\"金\"字如出一辙。

水榭传来管弦声,贾母的翡翠步摇在珠帘后若隐若现。

贾悦咬住下唇,腕间突然发力,将\"霜魄\"二字重重圈改。

墨迹晕开时,她仿佛看见李纨佛珠上垂落的银线缠住了王夫人经卷,而自己耳坠暗槽里的方胜正在发烫。

贾悦笔锋悬在薛涛笺上,翡翠镯子磕着砚台发出轻响。

史湘云鬓边的金麒麟忽然折射阳光,将\"霜魄\"二字映得透亮。

黛玉的硝石碎末在案前凝成细小的冰晶,倒映着亭外绿菊蜷曲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