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神秘人之约待抉择(1 / 2)

晨雾漫过抄手游廊时,贾悦袖袋里染血的帕子正硌着腕骨。

她望着石桌上那朵九瓣冰莲在日光下消融成水痕,耳畔还响着探春在佛堂说的那句\"这纹样倒像前朝废太子印鉴\"。

\"五妹妹莫不是魇着了?\"史湘云捏着金麒麟凑近她鬓边,忽地嗅到丝若有似无的沉水香,\"你这帕子——\"

话未说完就被李纨的咳嗽声打断。

大少奶奶将茶盏往酸枝木案几上重重一放,外头立刻传来丫鬟打帘子的响动。

贾悦顺势将帕子掖进袖中暗袋,指尖触到那枚硬物时心头一跳——昨夜从青砖缝里抠出的冰莲蕊芯,此刻竟凝成颗鸽血红宝石。

\"琏二爷说今冬炭例要减三成。\"探春翻着账册突然开口,葱白似的指甲划过\"辽东红参\"四个字,\"偏生昨儿周瑞家的说,王侍郎府上老夫人正犯咳疾。\"

贾悦正欲接话,忽听得外头婆子通传:\"沈家公子送新抄的《金刚经》来了。\"湘云的金麒麟穗子扫过她手背,抬眼便见月洞门外转出个竹青身影。

沈墨肩头落着几片银杏叶,腰间羊脂玉佩与怀中经卷相映成辉,行走时隐约露出靴面上银线绣的九曲连环纹。

李纨忙命人看茶,贾悦垂眸盯着茶汤里浮沉的君山银针,耳畔响起沈墨清越嗓音:\"听闻贵府要往辽东采买药材?\"他指节叩在账册某处,恰是三十箱红参的数目,\"漕运司上月换了位姓谢的督运使。\"

探春执壶的手腕微不可察地颤了颤。

贾悦瞥见沈墨袖口沾着星点朱砂,忽想起昨夜神秘人虎符上的鎏金\"谢\"字,喉间顿时泛起铁锈味。

她借着拭唇将红宝石藏入荷包,丝线勾缠间竟带出缕孔雀蓝的荧光。

\"谢督运的胞妹,今春刚嫁进忠顺王府。\"沈墨接过李纨递的松子瓤,指尖在案几上画了道蜿蜒水纹,\"通惠河这段漕路,上月刚过检的粮船沉了三艘。\"

湘云突然\"哎呀\"一声,金麒麟坠子勾住了沈墨腰间玉佩的穗子。

贾悦俯身去解时,嗅到他衣襟间清苦的檀香,混着昨夜冰莲的冷冽气息。

她瞥见玉佩背面刻着\"墨\"字,水头极好的翡翠里竟嵌着道血丝,恍若佛前燃了百年的灯芯。

\"若用王侍郎的拜帖换红参...\"探春话音未落,外头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

贾悦透过茜纱窗,看见东院墙头歪脖子枣树下闪过半幅黛青色裙裾——那是赵姨娘贴身丫鬟小鹊的衣裳颜色。

沈墨端起茶盏轻抿,盏底映出他眸中星芒:\"辽东参商最重信义二字。\"他指尖蘸着茶汤在案上写了个\"兖\"字,\"兖州卫的军饷,上月走的也是通惠河漕运。\"

贾悦心头剧震。

那日偷听贾政与清客谈话,分明提到兖州卫指挥使与忠顺王是连襟。

她袖中红宝石突然发烫,荷包缝隙渗出丝幽蓝荧光,正与沈墨玉佩中的血丝遥相呼应。

\"沈公子对漕运倒是熟稔。\"李纨突然开口,腕间翡翠镯子碰在案几上叮当作响。

贾悦看见她袖中露出半截黄麻纸,隐约是王侍郎家的拜帖样式。

沈墨轻笑时眼尾漾起细纹,恍若春风化开薄冰:\"家父任过户部漕运司主事。\"他拾起湘云掉落的金麒麟,指尖在兽首处轻轻一按,\"麒麟送宝原是吉兆,只是这嵌宝的凹槽...\"

贾悦耳尖忽然发烫。

昨夜神秘人塞给她的虎符缺口,正与沈墨此刻指点的位置严丝合缝。

她佯装整理裙裾,将荷包里的红宝石悄悄按进青砖缝——那石头竟如活物般钻入地下,须臾间绽出朵指甲盖大小的冰莲花。

\"五姑娘的耳坠子倒是别致。\"沈墨突然转头,目光扫过她左耳垂上的明月珰。

贾悦下意识抚上耳坠,指尖触到内壁细微的刻痕——那是今晨在冰莲花蕊中发现的小字\"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