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设责怪自己没提醒陈雪茹调整穿着,让她依旧保持香江风格。
那时内地与 ** 的时尚差异明显。
并非谁好谁坏,只是心态使然,总觉得国外的东西更好。
贾建设反倒觉得内地的装扮别具风味,有种复古美。
他常为女人们设计衣服,借鉴后世潮流。
因此,陈雪茹的穿搭超前于时代。
她这件卡其色风衣配白色长裙,格外亮眼。
贾建设简单介绍后便离开,毕竟两人见面次数不多,变化又大,情有可原。
随后,他又带陈雪茹去看望了老爷子。
老人对孙辈未随行有些失落,但陈雪茹承诺下次会带上孩子来探望,这才释怀。
最后,他们前往火锅店小坐片刻。
何雨柱原本以为这次回家迎接他的会是妹妹何雨水,没想到回来的是陈雪茹,这意味着何雨水至少要等到下一次才能回来了。
他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毕竟他已经有将近十年没见到妹妹了,思念之情可想而知。
火锅店开业已满一个月,经营状况逐渐步入正轨。
陈雪茹归来,贾浩云十分高兴,便安排大家轮流休息,享受一天假期。
恰好何诗雨也放假,可以来店里帮忙。
有人或许会觉得这个假期安排不太合理,但实际上,学校当时还保留着秋假的传统,学生们因此显得特别幸福。
月底时,贾建设计算了一下,发现这个月盈利颇丰,于是给每位员工额外发放了三十元奖金,这让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刘建国等人起初对这笔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但合计下来,这相当于他们一年在田间劳作的积蓄。
相比之下,这样的收入确实让人欣喜。
白芳对此毫不在意,直接收下了这笔奖金,决心将其藏作自己的小金库。
多年来,他们家一直精打细算,存款寥寥无几。
别说买新衣服,就连改善伙食都是奢望。
然而,在贾建设的饭店工作了一个月后,白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她每天都能享用美味的羊排和羊杂,甚至体重有所增加,连身体的某些部位也变得更加丰满。
她一度为此害羞不已,但转念一想,这份工作带来的变化让她感到自豪。
尤其是她的娘家,天天盼着她回去,只为能分享那些美味佳肴。
就连平日对她冷眼相待的父亲,如今见到她也满脸笑容。
毕竟,他疼爱儿子,而儿子却无法带肉回家。
阎解成那边的情况更是不必多言。
她的公婆像特务一样,每日守在大院里盯着她回家的时间。
一见到她回来,便总会找借口登门,只为蹭点吃食。
每次看到公婆因占便宜而喜形于色的脸,白芳心中便充满轻蔑。
就这些?
连胃口都被败坏了。
今日真是个好日子,她领了奖金,又能休一天假。
于是白芳决定好好犒劳自己,买几件新衣裳。
上次贾建设给的钱还没来得及花,正好这次一起用了。
毕竟她是城里人,总不能比那个杏儿穿得更寒酸吧!
白芳内心其实还藏着个小念头,就是想穿上漂亮衣服给贾建设看看。
可惜她自己尚未察觉这一点。
刘建国夫妇也想回老家看看,尤其想念他们的两个儿子。
刘建国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努力读书。
他发现唯有读书才能让人出人头地。
就连三弟的两个女儿,他也愿意出资供她们上学,即便弟弟反对也无妨。
至于大哥那边,他从不操心。
小天不是一直跟着贾建设吗?
将来这个侄子的成就还会差吗?
这一个月的经历,也让建国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
贾建设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尤其是白芳的。
尽管白芳偶尔打扮得体,但贾建设从未多想。
昨天他已和何雨柱商议妥当,准备让大家搬进三进院居住。
主要是四合院那些人太烦人。
陈雪茹再大气,也扛不住被人天天围观。
那天老爷子的老战友来访,也想一同搬入。
特别是贾建设首次赴港时的领队——罗德佑家的罗老爷子。
可惜地方有限,他不好意思开口。
他每天清晨都早早来到院子,与几位老干部闲聊,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
老爷子明白他的心思,前几天便将此事告知贾建设。
正好贾建设也为大杂院这群人的无知感到苦恼。
他心想,干脆大家都先搬到何雨柱那院子去算了。
虽然他手上有三进的大院子,但另外两个院子还没收拾好,现在不适合住人。
何雨柱自然没意见,说实话,能有这么多老干部陪着一大爷,他也挺开心的。
再说这些人就爱热闹。
三天后,大家终于搬进了那个宽敞的三进大院。
这下房子够多了,完全够住。
老爷子最喜欢的是后院的葡萄架。
孩子们也特别喜欢。
不过老爷子喜欢在葡萄架下下棋喝茶,享受那种闲适。
而孩子们纯粹是爱吃葡萄。
一开始老爷子他们不太愿意搬家。
后来贾建设带他们来看了一次,他们就急切地想搬进来。
毕竟这个院子的氛围是老爷子原来那个院子无法比拟的。
院子的事早就安排妥当:贾建设夫妇和何雨柱夫妇住中院,老爷子等老干部和一大爷住后院,前院留给像何诗雨这样的大孩子住。
这样一来,前后中院都住满了人,整个院子顿时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