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整理完毕后,三人迅速撤离(1 / 2)

待队员们喝得差不多了,贾建设才从旅行包里拿出食物。

他本想用煤油炉煮点面条,但考虑到气味太重容易引起注意,只好作罢。

每人先分到一个白面馒头,然后是一包咸菜,这是必不可少的。

队员们流了一天汗,没有盐分可不行。

最后是三人共享一个肉罐头,这两个罐头是从空投物资中捡到的,食堂的人还特意奖励给了贾建设。

反正有吃的就好,不用再动用他的储备了。

他空间里还有很多各种肉类和水果罐头,这些都是他特意从欧罗巴订购的。

罐头上都没有标注任何文字,这样回国后就能安心使用。

他打算这几天观察情况,如果唐海这边缺粮问题依旧无法解决,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把这些罐头拿出来,支援灾区群众。

毕竟生命攸关!

大不了就去香江避风头,等局势稳定后回来也没关系。

看着协和医疗队的医生们狼吞虎咽地吃着,贾建设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慢慢吃,还有呢!\"

\"大家要记住,救助工作还很长。”

\"这只是开始,今后一定要注意休息。”

\"不然身体垮了,还怎么帮助他人。”

\"无论多忙,都要把握好节奏,不能过度劳累。”

“今日起,我作为队长定下一条新规。”

“每晚咱们在此相聚。”

“我会准备些好吃的。”

“至于食材来源,不必过问,我自会处理。”

“总之,让大家吃饱就好。”

“另外,这里有三罐头,分了吧。

之后各自休息至少两小时,这是命令!”

贾建设趁医疗队员齐聚,宣布了他的决定。

话音未落,他便打开罐头,分给大家猪肉和牛肉。

“贾队长,无需如此麻烦……”

“阮组长,这是命令!”贾建设果断打断了阮胜魁。

“你们也一样,我不希望听到任何异议。”

“记住了,必须休息两小时以上,无商量余地。”

他知道队员的心意,但身为领队,必须为他们的安危负责。

阮胜魁凝视着贾建设坚定的脸庞,又望向队员们布满血丝的眼睛,无奈叹息一声,“贾队长放心,我们一定遵从命令。”

“好了,吃完就在这里歇息吧。”

“我去巡视其他队员的情况。”

贾建设转身离开,队员们目送他的背影,心生敬意。

这一路以来,他的付出众人皆知。

有了这样的领队,大家既庆幸又安心,尤其两位女队员,更觉得他是真正的男子汉。

贾建设并未多想,初来时只想尽一份民族大义之力。

如今,他不仅想救助更多人,还希望改善队员的生活。

至少,要确保后勤无忧。

当贾建设找到何雨柱等人时,他们正瘫坐在废墟上休整。

连续的高强度劳作,让他们疲惫至极。

连身体最健壮的何雨柱也觉得难以承受,但他们依旧没人返回医疗驻地的帐篷休息。

他们只想稍微歇息片刻,稍后继续投入工作。

贾建设又一次扮演起了“后勤部长”的角色。

何雨柱、韩庆阳等人见到水和食物,便狼吞虎咽地享用起来。

与驻地医疗小组一样,他们吃饱喝足后,便拍拍肚子躺下休息。

“司机师傅!”

“哦,原来是贾师傅啊!”

那人认出是熟人,有些惊讶。

这位喊住贾建设的正是白天的班长。

“吴班长,真巧!”

“来,你让战士们都过来喝水。”贾建设笑着说道。

“太感谢您了。”

“大家过来,贾师傅来了,他带了水,快来喝。”吴班长一听,立刻转身朝向远处的战士们,热情地挥手喊话。

“有水?快!”

“醒醒,有水了!”

有些战士疲惫至极,在废墟中坐下休息,还有几个仍在挖掘。

听闻班长的话,十多个战士迅速聚集过来。

“贾师傅,我刚得到消息。”

“唐海钢厂还有伤员需要转移,能否麻烦您跑一趟?”

刘班长喝了几大口水,随即诚恳地说。

他原本以为这是军队的车辆,传达命令倒也合理。

然而贾浩云的车并非军方所有,这样他就无法下达指令。

但吴班长仍想尝试请求,看看贾建设是否愿意帮忙。

“行,我这就去。”

“贾师傅,太感激您了。”刘班长由衷致谢。

“别客气,吴班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是咱们龙国人,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贾建设说完便驱车离开。

临行前,他也确认了唐海钢厂居民区的具 ** 置。

吴班长对贾建设等人充满敬意。

像贾建设这样的人,是最早一批前来援助唐市的志愿者。

一天下来,他们的表现确实值得称赞。

无人抱怨辛苦劳累,赢得了众多伤患及各级官兵的尊敬。

贾建设虽已确认大致位置,但他非本地人,迷了路。

不知不觉间,他竟抵达唐海钢厂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