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找到突破口并非不可能(1 / 2)

这几日,这位新来的副主任几乎天天来找他汇报工作。

表面上是交流情况,实则令李民富颇感无奈。

尤其对方每次提出的建议都条理分明,让他左右为难——拒绝显得专横,同意又将功劳拱手让人。

李民富意识到局势紧张,聂磊和范金友的行为看似合理,却暗藏玄机,就像城中那些精明的 ** 湖,既守规矩又有心机。

“聂副主任,最近忙着下基层调研啊?”李民富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他刻意避免使用“厂长”的称谓,以保持心理上的主导地位。

然而,笑容背后,两人各自打着算盘,都不是善茬。

李主任和聂副主任的行事风格颇为相似,都喜欢另辟蹊径。

“李主任,我从农村出来的,对这种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聂磊微笑着说道。

李民富听了这话,确实挑不出毛病。

喜欢接触群众,又有何错?

“当然不介意,你的做法没错,我们应该贴近群众。”李民富点点头回应。

随后话锋一转:“聂副主任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告?”

“是的,我想去分厂看看。”聂磊神情严肃地请求,“能否麻烦您安排一辆车?”

虽然身为厂长,按理说应有专车,但因李民富有意刁难,迟迟未安排车辆。

聂磊只能来此求助。

“分厂?”李民富略显迟疑,随即明白对方意图。

近来他全心扑在总厂事务上,分厂的情况的确未过多关注。

这一切还要感谢贾建设从中斡旋,才得以掌控总厂。

而分厂的具体状况,他尚未深入了解。

看来聂磊与秘书这段时间深入基层,绝非简单调研,而是摸清整个轧钢厂的底细。

这两人显然想在他眼皮底下争夺分厂主导权,意图以“农村包围城市”之策占据主动!

李民富不得不承认,聂磊和范金友确实堪称奇才。

然而两人的野心之大,远超他的掌控范围。

但即便看清局势,他也无法直接拒绝。

即便不派车,聂磊仍能自行前往。

与其如此,不如勉强应允,还能暗中监视对方动向。

“抱歉,聂副主任,我刚才走神了。”李民富回过神来解释道。

聂磊面前,他不得不全力以赴。

不知为何,李民富与聂磊这类人总爱挂着笑意交谈,或许这样更能隐藏他们的真实情绪。

此刻,聂磊再次展颜,轻声道:

“无妨,您日理万机,难免顾及不到。”

“关于我去分厂的事儿?”

他今日来并非为了争取派车,而是告知李主任,自己即将前往分厂“考察”。

这是“先礼后兵”的策略,以免留下话柄。

不得不说,聂磊行事周密,难怪年纪轻轻便坐上了如今的地位。

他此行目标明确——取李民富而代之。

至于心腹秘书的琐事,在他眼里不过是小事一桩。

只是时机未到,羽翼尚未丰满,需先壮大自身势力。

“可以,我明日安排熟悉分厂的人同行。”

“多谢李主任!我对分厂尚不熟悉,这安排真是及时雨。”

他早料到李民富会如此应对,因此应得爽快。

他正是要用这种方式,让李民富摸不清自己的意图。

果然,李民富陷入沉思,疑惑顿生。

“聂副主任还有其他事吗?” 李主任不动声色地问。

思索片刻后,他意识到,这聂磊确实是个操控人心的高手。

“没了,李主任,告辞。”

聂磊毕恭毕敬退出。

李主任望着他的背影,眉头微蹙。

这人着实棘手!

聂磊心中却满是喜悦。

*

贾建设已陪聂磊巡访各分厂数日,正是李民富安排之人。

副主任带副主任视察,岂不显得重视?

不得不说,李民富进步神速,迅速掌握了对手的攻心之术!

起初,贾建设略有不满,但渐渐释然。

范金友与贾建设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但这几天两人却不得不日日相见,这让贾建设颇感不适。

然而,范金友表现得若无其事,不仅主动与贾建设交谈,闲暇时还递烟寒暄。

聂磊对贾建设也很客气,将从分厂获得的好处分出一半给他。

对此,贾建设有些疑惑,但转念一想,索性采取“随遇而安”的态度。

既然范金友未提及旧事,他也乐得清静,该拿的好处自然不会拒绝。

实际上,聂磊和范金友此行不过是徒劳,贾建设早已处理好了分厂事务,这件事连李民富也不知情,堪称他的秘密武器之一。

范金友暗中向聂磊献殷勤,意在挑拨贾建设与李民富的关系。

尽管成功几率不大,但他仍抱有一丝希望。

同时,他试图让贾建设放松警惕,待聂磊羽翼丰满之时,便是贾建设的危机降临之日。

但目前讨论这些为时过早,暂且回到正题。

这几日,贾建设的“盯梢”并无收获。

诚然,这听起来有些矛盾,但事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