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以及北山公社那次经历的教训(1 / 2)

“我的同学丁秋楠,初一到初二的同桌,在第四钢厂医务室工作。”

贾建设虽觉无奈,仍简述了她的背景。

“等等,这不就是上周分厂表彰的那位丁医生?”

“没错,就是她。”

此刻杨政民眼中满是期待,贾建设暗自摇头,身为万人工厂的厂长,这样八卦实在不太妥当。

“上周派我去分厂,意 ** 见她,才知道她在那儿工作。

我们曾是同桌,关系不错,后来我退学便断了联系。

这次重逢加上之前人情,她想上大学,我就想帮忙。”

杨政民听后虽不信仅是同学关系,却未深究。

年轻人之间有些故事也正常,他推测两人或许有过感情,最终贾建设选择了现任妻子,没迎娶丁秋楠。

他对后者有愧疚,或许想以助其实现梦想来弥补。

杨政民觉得这一推测 ** 不离十。

毕竟只要不是贾建设自己想上大学就好,不然他真不知如何应对。

阻止显然不合适,放任则会损失一位人才。

杨政民打开抽屉,取出一封推荐信递至贾建设面前。

“就这么给我不行吗?”贾建设接过信,笑着问。

“你认为该怎样?送礼给我?”杨政民哭笑不得。

“哈哈,你需要什么直说,我一定办好。”贾建设玩笑道。

“好了,快去吧!上面的内容认真写,要是写错的话,后果你懂的。”

“那我走了,厂长再见。”贾建设笑着起身离开。

出门后,他将推荐表收好,内心无比喜悦。

这不仅完成了一件事,也算给丁秋楠一个交代,至少心里能稍微踏实些。

无论如何,丁秋楠这些日子情绪低落。

自从贾建设离开后,她反复思考自己的心意。

虽然明知贾建设已婚,也提醒自己该放下,可越是抗拒,就越思念。

夜晚常做些莫名的梦,日复一日,脑海中浮现的是两人相识以来的点滴。

过去校园的回忆逐渐模糊,更多是近期在北山公社的经历。

尽管他们并未逾矩,不过几次交谈也只是普通对话,甚至不曾牵手。

记忆多集中于学生时代的往事,仅一小部分来自重逢后的交往。

即便如此,她始终难以忘怀。

或许女性总是这般矛盾,身边不乏倾慕者,却唯独对这个人难以释怀,为平凡生活添上一抹亮色。

越是试图忘却,他越是深深刻入心底,令她忽视了周围其他人。

行政科虽因上次领导检查而重视医务室,但年轻人依旧借故前来,只为一睹厂花“冰**”。

这是难免的,即便刘厂长接到厂长指令,也不敢轻易得罪众人。

厂里最美丽的女子,又以单身着称,他又能怎样?难道要宣称丁医生与总厂主任关系特殊,违背厂长意愿?一旦开口,不仅厂长和贾建设不会放过他,就连工人也会群起而攻之。

一句话概括:我们厂的花,凭什么被外人摘走?

肥水不流外人田,若是公平竞争,旁人也无话可说。

这种暗箱操作,叫人如何能接受?因此,行政科的老刘在执行厂长命令时,也只能装作视而不见,这也使得医务室依旧热闹非凡。

看着每天这么多男人借故接近自己,丁秋楠本就不佳的心情愈发烦躁。

但身为专业人士,她担心其中真有病人,便对每个人都耐心诊治。

这反而让她更受欢迎,午休前总得赶人,才能稍作清闲。

“秋楠,这样不行啊!厂里那么多年轻人来找你,你怎么想的?”

“这么多男人,你就没动心的?还是说你已认定贾建设?”

午休时,梁拉娣又来医务室拿山楂丸。

“他们?喜欢?别开玩笑了,一个个油腔滑调的,我不嫁人,也不会看上他们。”

丁秋楠神色轻蔑,确实瞧不上这些人。

不务正业,只知道泡病假,满口花言巧语,毫无可靠之处。

“那你是不是认定了?”

“我哪有。”

梁拉娣的话直戳丁秋楠心底,她嘴上说没有,可语气和表情早已泄露秘密。

一向严肃如冰霜的人,只因一个名字便满脸羞红,若被外人看见,定会震惊。

“还说没有?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这副模样,谁信啊?”

梁拉娣翻了个白眼,这种少女怀春的模样,还能说没主意?作为过来人,即便带了个孩子,她仍憧憬爱情。

只是与丁秋楠相比,爱情对她而言太过奢侈。

她明白,自己和贾建设绝无可能,顶多是地下情人关系。

想到此处,心中苦涩难当,却又无可奈何,谁让自己早早成婚呢?

梁拉娣对丁秋楠的关心,其实源于一种自我投射。

她认为既然自己已无可能,便希望看到丁秋楠能得到幸福。

这更像是她试图从丁秋楠的经历中寻求心灵慰藉。

\"别取笑我了。” 丁秋楠的脸颊泛红,低头不敢直视梁拉娣。

\"听你之前说,有人要帮你解决上大学的事呢?\"

\"如今厂里人人都在争抢那有限的名额。”

\"可总厂每年就那么几个机会,哪轮得到他们。”

\"不知道这位总厂主任靠不靠谱,你若真想上学,这事最好赶紧找他问清楚。” 梁拉娣想起近日厂内喧嚣,提醒道。

她盼着贾建设这次能兑现承诺,对丁秋楠的未来她充满担忧。

她深知给人希望再将其破灭的痛苦,这对女人而言尤为伤神。

梁拉娣在意丁秋楠的大学梦,也夹杂着自己的考量。

她想验证贾建设的能力,尽管近况稍有好转,日子依旧艰难。

工资涨幅从下月起才生效,上次奖金换来的粮票她都省着用。

家中四子尚需长远打算,至少要让他们每月都有些改善。

然而最近囤积了不少粮食,加上奖励的份额,足够支撑一阵子了。

她不再如从前般不顾形象地与人暧昧,凭借缝纫手艺和额外的口粮,她相信可以 ** 抚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