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润滑脂的初步成功,让周宇和张景都松了口气。
但看着那并不算高的产量,周宇还是皱起了眉头:“张总,这速度还是有点慢啊。南边等着急用呢。有没有办法再快点?”
张景闻言,脸上露出苦笑,直接从办公桌上抽出一份最新的油田开采报告,递给周宇。
“周院士,不是我们不想快,实在是……条件不允许啊。”
他指着报告上那几条持续走低的曲线:“您看,我们这几个主力油田,都开采这么多年了,油层渗透率一直在降。”
“现在常规的注水、压裂这些增产法子,效果越来越差,基本上已经到极限了。”
“原料跟不上,这副产物的产量,自然也快不起来。”
油层渗透率下降?
常规技术到极限?
周宇看着报告,又联想到微生物裂解技术的原理,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张总,”他放下报告,眼睛发亮,“你说……咱们能不能换个思路?”
“换思路?”张景一愣。
“对。”周宇越想越觉得可行,“咱们一边开采,一边修复油层。”
“修复油层?”张景更懵了,“这怎么修复?”
“用微生物。”
周宇解释道,“我们那个裂解技术,用的微生物不是能分解重质原油吗?那它肯定也能分解堵塞油层孔隙的那些蜡质,胶质之类的杂质。”
“咱们可以定向培育一些菌种,专门用来清理油层通道,提高渗透率。”
“还有,”周宇越说越兴奋,“那个副产物生物基酯,不光能做润滑脂,它本身就是一种性能很好的表面活性剂。”
“咱们把它简单改性一下,完全可以替代现在用的那些污染大的化学钻井液,压裂液。
这样一来,既环保,又能进一步改善油层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一边用微生物打扫油层通道,一边用副产物,做环保的开采工具?
张景听得眼睛都直了,他被周宇这个“边开采边修复”的疯狂想法,彻底惊住了。
如果真能实现……那黑土油田,不,是整个华夏的石油开采,都将迎来一场革命。
“这……这能行吗?”张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理论上绝对可行。”周宇肯定道,“但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对微生物进行精确的基因调控,还要实时监测油层环境的变化,调整注入方案。”
“这需要……你们油田的地质数据,开采数据,和我们实验室这边的生物工程,数据模拟能力,进行深度的实时共享和协同作业。”
“没问题。”
张景一拍大腿,“数据共享,全力配合。周院士,您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
他立刻把助手姜婷婷叫了进来:“婷婷,从现在起,你就是咱们油田和周院士实验室的技术协调专员。”
“你的任务,就是以最快速度,搭建起一个安全,高效的实时数据共享平台。所有技术上的对接协调,你全权负责。”
“是,张总。”姜婷婷眼睛也亮亮的,显然对这个任务很感兴趣。
她可是名牌大学化工系的高材生,专业知识扎实得很。
说干就干,姜婷婷立刻投入工作。
仅用了两天时间,一个连接油田数据库和“蜂巢”实验室超算的实时数据共享平台,就初步搭建完成。
……
陆总设计师,又急匆匆地找到了周宇。
“周宇,你看这个。”陆总递过来几张打印出来的卫星照片,“这是漂亮国代表团那边,提供的最新情报。”
照片上,越猴国边境地区的一些山林地带,出现了不少伪装完美的挖掘痕迹,和疑似地下工事的入口。
“他们在搞地下工事。”陆总声音低沉,“这帮猴子,看来是铁了心要跟咱们打持久战,想利用丛林和地道消耗咱们。”
他顿了顿,语气有些复杂:“漂亮国那边,倒是挺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