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一件事我要提前说清楚。
这次做生意,我出多少就占多少股,多了不要。”
之前贾建设说不用出钱,直接给干股,这不是占便宜吗?他可不愿意。
\"柱子哥,我跟你说...\" 贾建设无奈地说。
\"你不用说了,我又不是没钱。”
\"既然咱们合伙做生意,共同出资是理所当然的。”
\"哪有不出钱却能分红的道理。”何雨柱严肃地说。
\"柱子哥,你听我说。”
\"我给你的这叫干股,国外很多公司都这么做,一时半会儿我也解释不清。”
\"这样吧,既然柱子哥这么说,那你就出一成五的资金,我给你三成股份,这样总可以了吧?\"贾建设提议道。
\"可是...\"何雨柱仍有些迟疑。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那...好吧!\"丁。
次日
何雨柱吃完早饭便赶往单位准备辞职。
他辞职很简单,直接去厂长办公室找贾建设即可。
好在贾建设现在已是厂长,否则以何雨柱作为部门主任,说不干就走,绝不会如此轻松。
接替何雨柱担任食堂主任的人选也已确定,是乔金生,他曾是最早的食堂主任,后又协助贾建设做过交易。
自从贾建设停止做生意,他就被提拔为面点班班长。
乔金生性格大变,如今对谁都客客气气,为人也变得仗义,加上多年班长资历,由他接任食堂主任,大家心服口服。
\"可以了,柱子哥,你去财务科结清工资,这事就结束了。”贾建设将一张条子递给何雨柱。
\"行,我这就去。”何雨柱知道贾建设事务繁忙,接过条子后便离开了办公室。
贾建设近几天事务繁杂。
身为厂长,他的辞职远比何雨柱复杂得多。
不仅要上报辞职申请,还需向厂里的相关人员交代清楚。
尤其在他离职后,韩庆阳能否顺利接任厂长一职。
若无法接任,他还需对韩庆阳等人做出妥善安排。
总之,贾建设想顺利辞职并非易事。
上午工夫不到,何雨柱辞去公职开饭店的消息就在整个轧钢厂传开了。
大家对此十分不解,认为他脑子糊涂了,放着铁饭碗不要,非要自己开餐馆。
何雨柱现在的月薪加上补贴快接近百元,全厂没几个比他工资高的。
工作还轻松,未来也有保障。
他上面有人,贾建设和韩庆阳都罩着他,再熬几年当副厂长不成问题。
后厨不用他动手,就是喝茶看报。
这样轻松又有前途的工作,别人想不通才怪。
要是大家知道连厂长贾建设也要辞职,那反应肯定更大。
毕竟何雨柱辞主任大家都难以接受,更别提贾建设这个万人厂长了。
大家可能觉得他疯了才会这样做。
贾建设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已经提交了辞职申请,只等批准。
他最近忙着找人装修火锅店,打算先开一家让何雨柱积累经验。
等供货渠道稳定了,再大干一场。
他还没来得及找韩庆阳谈辞职后的安排,因为怕麻烦,而且韩庆阳的想法和他完全不同。
这件事还得杨政民去老爷子那里做工作。
杨政民现在常在老爷子那边,和大领导一起,他知道贾建设要开店的事。
起初他也不理解,但在大领导的引导下逐渐改变了看法。
可以看出,站得高看得远。
这十年,大领导大多时间待在南方。
他的思想因某种契机得以极大释放,因此对“开放”政策表现出坚定支持。
他将此次“开放”视为一次绝妙之举,也深切感受到了相关决策者的决心,特别是那句“一百年不动摇”的承诺。
当贾建设提出开店计划时,立刻获得了高层的鼎力支持。
事实上,这位领导近来一直在为贾建设联系人办理开设大型饭店的事宜。
要知道,这家饭店引入外资的性质意义重大……一旦成功,可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韩庆阳本欲带着怨气前来告状,却反被杨政民等人教导了一番。
贾建设笑盈盈端出一盘西瓜,看着像小学生受训的韩庆阳,忍俊不禁。
最终,贾建设的职位将由韩庆阳接替,但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考量。
薛副厂长一派势力不小,他长期担任常务副厂长,此次厂长空缺,他必有想法。
若韩庆阳无法出任厂长,则争取让他成为常务副厂长,至少能保障未来利益。
此事需等待上级权衡,非他们所能左右。
于是众人边吃西瓜边扇扇子,敲定了此事。
韩庆阳心中积郁不少,多次斜视贾建设。
无论老干部们如何劝导,他仍不解其中深意。
其实,他缺乏长远眼光,受限于自身地位亦属正常。
贾建设与何雨柱接下来几天全力装修火锅店,他也搬到了老爷子家中居住,以免回到杂院后闲言碎语过多。
关于辞职传言四起,解释起来颇为麻烦,贾建设计划不久前往草原与巴尔特商谈货源稳定问题。
至于大冰柜和铜火锅的问题也已解决,多亏了蔡全无妻子在百货商店工作的便利。
他这些年一直在小酒馆工作。
几年前,他的妻子被担任粮店主任的大哥安排进了百货商店工作。
这次仍是蔡全无不知从哪儿得知贾建设要开饭店的消息,主动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