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建设说现在政策放宽了,虽然这里还没体现出来,但在南方已经能看到变化,好多人都做起了个体生意。”
“建设回来就是想创业,前几天他还找我商量,让我和他一起开店。”
“我这几天一直在犹豫,始终拿不定主意。”
说实话,何雨柱也很矛盾,但他内心深处早已认可贾建设的观点。
毕竟贾建设从未在重大问题上犯错。
于是,他几乎已经有了决定……
*
“不行,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辞职。”
“你的工作稳定得像铁一样,旁人求都求不来。”
马敏倔强地盯着何雨柱,第一次违背了他的意愿。
“建设说过,再过几年,做买卖的人会更多。”
“到那时,教授的地位可能都不如卖茶叶蛋的。”
“再说,你觉得建设会害我吗?你知道的,这份食堂主任的职位还是他帮忙安排的。”
“这么多年,你见过他在这类大事上犯过错误吗?”
何雨柱没想到马敏会有如此态度,只好耐心解释。
说实话,他对开饭店充满兴趣。
他是个厨师啊!
哪个厨师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餐馆呢?
“这……柱子,这些我懂。”
“但辞职这件事,我坚决不同意。”
无论如何,马敏都无法接受这个想法。
何雨柱听出她的决心,明白再多劝说也无济于事,便沉默下来。
贾建设早前就提醒过他,马敏可能会反对。
当时贾建设建议他慎重考虑,若马敏反对,他会亲自去解释。
实际上,贾建设并未详述理由。
他来自未来,对所谓的“铁饭碗”并不在意。
他知道,“下岗”一词出现时,那些执着于安稳生活的人会多么无助。
马敏反对在意料之中,他也能理解。
在那个年代,马敏能有这样的见识已属难得。
若非他是穿越者,又有几人能预料到开放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革?
马敏见丈夫不语,默默倒掉洗脚水,打算明日找老大爷商量,请他帮忙劝阻何雨柱。
待她回来,两人躺在床上,谁也没有入睡。
何雨柱在思索如何经营一家餐馆,而马敏则满心都是辞职的事。
马敏侧身面向何雨柱,轻吹他的耳根,手指不安分地游走。
\"柱子,答应我别瞎琢磨。”
\"嗯?\"
\"你……是不是答应?\"
\"嗯,好,都答应。”
马敏轻轻拍了他一下。
\"小东西,还能难得住你不成?\"
写到这里差不多了,别的没法继续写了。
相比之下,何雨柱这种轻松状态,贾建设这两天就忙碌得多。
\"建设,这个主意不错嘛!\"
\"没料到你这次来是为了这事。”
\"而且还是头一回求我办事呢!\"
大领导握着棋子,有些惊讶地说。
他在南方待了太久,思想非常开明。
对\"开明\"这事,他举双手赞成,认为这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
尽管已\"开明\"一年多,但人们的观念依旧保守。
自七九年首个个体执照发放后,南方的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然而北方这边的人,思维还是过于传统。
\"您肯帮忙真是太好了,来之前我还担心您和其他人一样会阻拦我呢!\"贾建设开心地说道。
\"怎么会,我全力支持。”
\"有这样的想法,这些年在 ** 肯定不容易。”
大领导也不想下棋了,打算好好和贾建设聊聊。
他已经退休,恢复了过去的待遇。
家里甚至有专职医护和安保人员。
但他实在闲得发慌。
每天宅在家里,子女又离得很远。
去年他特意带夫人去看看孩子们。
但越是成功的孩子越忙!
无论是在孩子那儿还是在这儿,结果都差不多。
于是他决定带着夫人回来住,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
因为大领导过去地位太高,除了偶尔和老友聊聊,其余时间都很孤单。
贾建设回国后,差不多每两周都会来看望这位\"大领导\"。
每次来就陪他下棋、聊天。
最后再做几道菜,多放些花椒,大领导多年来就爱吃这个味儿。
“你们在聊什么,笑得这么开心?来,尝点水果。”夫人端着水果走进来说道。
“哈哈!你知道建设今天来干什么吗?”
“他可是来请求帮忙的。”大领导笑着说。
“老顽童啊。”尽管大领导才六十多岁,但性格变化之大令人难以置信。
当初贾浩云刚接触大领导时,对方冷漠疏离,后来还是通过贾建设的努力才逐渐接纳了他。
实际上,那时的大领导权势滔天,许多人争相巴结,但他最厌恶的就是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人。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与贾建设走得越来越近,特别是后者离开前的日子,他甚至把贾建设当作自己的亲人。
一开始他对贾建设抱有戒心,认为他是有所图才靠近自己,但如今却希望他常来寻求帮助。
这转变实在巨大!多年来贾建设给予他很多,他却从未回报,始终感到愧疚。
贾建设这次来并没有太大请求,只是希望大领导协助办理营业执照,并帮忙寻找几个大型商铺,以便以 ** 公司的名义在当地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