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恰巧遇到同样出门的马敏(1 / 2)

阎埠贵的目标是这些防震棚上的材料,他认为这不是占便宜,而是为众人服务。

他每天去公园踩点,听到了不少抱怨防震棚碍事的声音。

那天晚上,他借了一辆平板车,带上三大妈前往公园。

拆除他认为“最碍事”的防震棚后,三人悄然离开。

丁...

“这棚子拆了会不会有事?”三大妈有些忐忑。

“放心,我观察几天了,这里没人管。”阎埠贵自信满满,“不过确实碍眼,先拆个试试,不行再搭回去。”

他费力将一根大木料搬到车上,喘着气说:“别担心,我们只是热心人。”

“要是被抓怎么办?”三大妈嘴上虽问,却已开始搬砖块。

三大爷早已透露计划:趁机用这些材料建两间小屋,既省钱又多出空间。

只需找个工人,花费也不多。

“实在不成,就把材料送回去。”三大爷又拖了一根木料,得意地说,“这次不让儿子们插手,免得房子建好又被他们抢走。”

很快,平板车装满。

他前头蹬,她后头推,两人摇摇晃晃回了院子。

次日清晨,刘海中第一个察觉到阎埠贵门前的变化。

他也刚退休,无所事事。

看到门口堆满建筑材料,颇为惊讶。

“老刘,这么早散步呢?”

阎埠贵端着脸盆走出来,准备清洗一夜的成果——两间小屋的建材。

“老阎,你这是要干嘛?”刘海中好奇地问。

阎埠贵眼睛一转,想起了盖房子的事情。

当然,还有继续搜集建筑材料的事。

他觉得这件事最好也让刘海中参与进来,“法不责众”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你说这些材料啊!”

“嘿嘿,老刘,你猜我准备干什么?”

阎埠贵把刘海中拉到一旁,神秘兮兮地反问了一句。

“不就是想赚钱呗?”刘海中有些轻蔑地说。

经过上次的事,阎埠贵在大院里的名声已经很不好了,现在几乎没人愿意搭理他。

“老刘,要是我们现在有块地,你觉得咱们能不能盖房子?”阎埠贵试探着问。

“你这话啥意思?我不太明白。”刘海中被阎埠贵说得有点迷糊。

这么多有地的地方,要是都能随便盖房子,那社会岂不是乱套了?

“哎呀,你怎么就不懂呢!”周围没人的时候,阎埠贵压低声音继续说道。

“这次**,谁要是建个永久性防震棚,谁就能把那地方占下来。”

“老刘,先下手为强啊!”阎埠贵兴奋地说道。

燕京城的房子现在特别紧缺,特别是最近不少年轻人回乡之后,找工作难,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阎埠贵虽然爱占小便宜,但不得不说,他的这点聪明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以前的四合院多整齐啊,院子也宽敞,但后来的四合院到处都是小房,院子几乎全被占满了。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像阎埠贵这样的人。

所以他刚才说的“先下手为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嗯,老阎,你这话好像真有点道理。”刘海中也是过来人,知道这事或许真能成。

“对了,老阎,你这些材料哪来的?”

按照刘海中对阎埠贵性格的了解,这些材料估计不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老刘,你得请我喝酒。”

“我跟你说,这些材料是免费的。”阎埠贵得意地说道。

“真的?”

“行,老阎,要是这事成了,我请你好好喝一顿。”刘海中激动地说。

谁不想占点便宜,这材料既免费,还能用来盖小屋。

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咱们可得说清楚!”

“告诉你,这些材料是从公园的防震棚拆下来的……”阎埠贵得意地讲道。

“这怎么行?这不是……”

“老刘,你别急,今天上午又有人去搬了。”

“你要拿就要快,不然晚了就没啦。”

事实确实如此,昨晚阎埠贵动作很大,现在已有人跟着效仿。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你的运料车……”

刘海中听到这情况立刻着急起来。

这事必须赶早,否则真就没了。

“车就在那儿,记住给我留点酒。”阎埠贵有点不放心地说。

“知道了,等我忙完就请你喝!”

刘海中这时哪顾得上别的,回家喊上二大妈就拉着板车直奔公园。

这对老夫妻快马加鞭,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公园。

哇,这里哪像阎埠贵说的只有几家。

此刻公园里那大片棚子旁,至少有十几家正在拆棚子。

“当家的,你不是说只有几家吗?”二大妈看到这阵势也急了,忍不住问。

“我怎么知道?”

“还不是阎埠贵告诉我的吗?”

“别啰嗦了,我们赶紧进去拆吧。”

刘海中说完,便带着二大妈开始了他们的拆除行动!

“哟,这不是刘师傅吗?”

“你也来拿木头啊?”

说话的是个轧钢厂的工人。

他家离大杂院不远,和刘海中也算熟悉。

“是老范啊。”

“我,我,我是听说这些棚子妨碍大家在公园散步。”

“这不是过来帮忙,为大家服务嘛!”

刘海中比阎埠贵要脸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