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自行车也好,此事必须速办(1 / 2)

在李民富的防震棚没搭好前,这件事恐怕不会被重视。

作为常务第一副厂长,他虽有权直接决定运输部事务,但如今凡事需集体表决,以免日后惹麻烦。

贾建设不想事后陷入被动,决定先和大家商量再说。

李主任一走,薛副主任等中间派顿时不知所措。

刚还同属一个阵营,转眼人家已去享受安稳,他们如何承受?看着剩余不多的防雨布,他们都想动手,却又担心争抢会伤感情。

不上手吧,眼看可能又要下雨,家人的安全无法保障,实在两难。

“薛副主任,剩下的防雨布顶多只能搭一个小棚。”

“眼下情况特殊,不如咱们三家先凑合着住在一起?”

“这样至少能先有个落脚的地方,之后再想办法找新的防雨布。”

贾建设也很无奈,自己的空间里并没有多余的防雨布。

这仅存的一小卷还是中院搭建临时棚子后留下的。

“这……”薛副主任有些迟疑。

三家共居一个棚子,确实不便,尤其对家里的女性而言。

但贾建设说得也有道理,现在最重要的是先确保安全,忍一时不便总比全家淋雨强。

再说,只要找到落脚点,凭借他们的关系,弄些防雨布应该不成问题。

“行吧,也只能如此。”

经过薛副主任与另外两人的商议后,他们最终采纳了贾建设的提议,决定三家先共居于一个抗震棚中。

当李民富和薛副主任等人忙着搭建抗震棚时,贾建设抽空去了趟韩庆阳处,将自己想带领运输队前往唐海支援的想法告知对方。

这件事非同小可,他必须争取大多数人的认可。

对了,此刻外界已传来了消息,人们得知是唐海那边出事了,而且情况相当危急。

韩庆阳听闻贾建设的想法,立刻表示赞同。

面对民族大义,这样的援助义不容辞。

随后,韩庆阳随贾建设一同来到宿舍楼区域。

此次贾建设特意带来了煮红薯,这是鼓舞人心的好时机。

若能获得薛副主任的支持,表决时赞成的人数就能过半。

当贾建设再次携韩庆阳抵达宿舍楼时,抗震棚已搭建完成。

薛副主任几人望着棚子,心中稍感宽慰。

“薛副主任,您们还没用过餐吧?”

“我带了些煮红薯,先让大家垫垫肚子。”

贾建设说完便打开背包,每人分了些红薯。

这些红薯虽不起眼,但在当下,有吃的已是难得。

红薯低调,免得招来不必要的注意。

先前的防雨布已引得不少人觊觎。

并非他惧怕这些人生事,而是无谓的麻烦越少越好。

此时此刻,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无需将有限的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上。

“建设,真是多谢你了。”

“若不是你,我们真不知如何是好。”

薛副主任一边吃红薯,一边满怀感激地说道。

他早已饥肠辘辘,一上午粒米未进。

其余几位副主任也流露出感激之色。

“薛哥,不必言谢。”

“对了,你说这里只是余震就这么糟糕,那唐海那边必定更为严峻了。”

“我刚和韩哥商议过。”

“如今这般灾情,是否请求运输队前去支援?”

“若贸然行动……”

贾建设将薛副主任拉到一旁,低声密语。

表面虽对他恭敬,实则皆因彼此有利可图。

待这些人心安理得后,贾建设便想利用他们逐利的心态,说服派遣运输队赴唐海援助。

这也是他在能力范围内对此次灾难的贡献。

要知道唐海如今依旧危机四伏。

若派车队前往,车队成员与车辆同样面临风险。

贾建设迟迟未决正是出于这份顾虑。

一旦一直风平浪静自然无妨,但若遭遇重大变故,身为决策者的他将难以独自承受后果。

有人或许质疑,以他之财势为何行事如此谨慎?

此乃常理,不过众人切莫忽略其身处何地。

非在海外,且正值大探索末期。

此时并非财力雄厚便可肆意妄为。

真若事态严重,唯一退路便是逃至香江,日后恐难再归。

这般局面绝非他所愿,故在此寻求薛副主任等人支持。

起初薛副主任边吃边听,待贾建设述毕,双眼愈发明亮,此乃良机!

“建设,你这主意极妙!”

“我去同他们说明,咱们即刻找李主任商议。”薛副主任顾不得手中的红薯,急切道。

“薛哥稍安勿躁,我先给李主任送些吃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