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多年来从未懈怠厨艺修炼(1 / 2)

有合法手续的家庭关系显然比私下交往更令人安心。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一同前往 ** 。

至此,贾建设在燕京的最后一项事务得以解决。

九天后,他们在燕京机场启程。

贾建设登上飞机前,回头凝视这座古老的城市最后一眼。

再会,燕京城,我们几年后重逢吧!

(香江后续剧情将略去,本书聚焦四合院题材,且这段时期香江娱乐圈无太多可写之处。

接下来直接进入76年,此间诸多内容不便展开,因此选择易写的时间节点继续。

踏入七六年,贾建设终于再次踏上燕京城的土地。

这七年时光,他于香江掌控了一家电视台、一条电影院线及两家大型报社,已然构筑起庞大的传媒帝国。

除传媒领域外,更鲜有人知,“中兴置业”——这家仅五年便成为香江第二大房地产公司的企业,亦归他所有。

生意版图不仅限于香江,贾建设在 ** 同样拥有几家公司,业务多集中于金融行业。

他还悄然涉足多家后世市值惊人的企业。

** 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赫本的帮助。

差点忘记提及,赫本已加入贾建设的后宫,长期驻扎 ** 协助管理生意。

七年后的今天,贾建设的财富足以媲 ** 家。

此次回国,是应某设计师之邀,为寻找合适时机在国内投资。

同时,七年富豪生活让他渴望回归普通人的日子。

他的生意如今由一群出色的女人打理。

不得不承认,她们极具才华。

经多年历练,如今个个在各自领域独占鳌头。

陈雪茹主抓电视台;徐会真与何雨水联手负责报社和电影公司;秦淮茹则成为集团财务总监,执掌资金大权。

于莉和梁拉娣共同管理着一家房地产公司。

夏梦则投身导演事业,近几年执导了不少口碑与票房俱佳的作品,在香江影坛颇有名气。

说到冉秋叶,她的选择与其他几位稍有不同。

如今她在香江的一所私立中学任教,依旧从事教师这份职业。

别看轻了冉秋叶,她可是拥有博士学位。

只是她不愿到大学任教,即便以她的才能进入香江大学并非难事。

这些年,那群女性朋友们大多为贾建设添了后代。

陈雪茹、赫本、夏梦她们甚至生了两个孩子,一下子让贾建设的孩子数量增加了十多个。

不知为何,这时代的孩子似乎特别听话。

从前的那几个两三岁的孩子,从未给他添过太多麻烦,总是由小当和理儿带着长大。

至于文杰、然真、小机灵这三个男孩长大后,更倾向于彼此玩耍,不太愿意带弟弟妹妹。

但三位小男子汉也很负责,母亲们忙碌时,他们偶尔会帮忙照看弟妹。

好在贾建设雇了不少佣人,所以生活并不算太辛苦。

回到陈雪茹所在的院子,这房子已七年无人居住,即便每年有人打扫,仍显得破旧。

这很常见,长期空置的房子通常很快变得衰败,比有人常住的房子看起来更显老态。

由于房子定期有人清理,贾建设只需简单打扫即可。

在路上遇到熟人时,消息迅速传遍大前门街道:“贾建设回来了!”“曾经轧钢厂的贾主任回来了。”

尽管近几年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可能不清楚贾建设是谁,但他们仍是少数。

贾建设离开不过七年,大多数人依然认得他。

如今已是76年,对多数人而言总算熬到了头。

外界那些“红袖章”的身影日渐稀少,以往频繁召开的“大会”也逐渐减少。

然而,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总有人能从细微变化中捕捉到重要信息。

毕竟聪明人无处不在。

话归正题,最先获知消息赶到的是牛爷。

七年未见,他显得苍老不少。

交谈间,贾建设得知牛爷一家虽谈不上富裕,却也安稳,子女工作稳定,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建设,这么多年过去,你竟还这般年轻。”

“哪像我,瞧这满头白发,岁月催人老啊。”牛爷望着贾建设依旧年轻的面庞感慨道。

“牛爷,我只是看起来年轻罢了,实际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贾建设苦笑。

自那次意外后,他和身边的女伴们衰老得极为缓慢,这让他免去了不少困扰。

“能这样已属难得,谁不想多些青春呢?”

“罢了,不说这些了。

你这次回来还会离开吗?还是准备调回本地?”牛爷好奇地问,当初贾建设以调往外地为由离开,所以才有此一问。

“不走了,这次是回来工作的。”贾建设笑着回答。

“太好了!”

这时,牛爷环顾四周,疑惑道:“怎么没见到陈雪茹?她不是一向随你左右吗?”

“她那边还有事,过阵子才能回来。”贾建设随口解释。

“这样也好,只要你们回来就行!”话音未落,门外传来熟悉的高声喊话:

“建设,你小子终于回来了!”

“我还在怀疑是不是被人骗了,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何雨柱还未进门,那洪亮的声音已远远传入贾建设耳中。

“哈哈,果然如此!”

“好兄弟,可想死我了!”

何雨柱步入客厅,见到贾建设归来,激动地迎上前,与阔别七年的兄弟紧紧拥抱。

两人稍作停顿便各自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