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1 / 2)

许大茂阴沉着脸独自在家。

这也正常,他刚升任主任没几天,当时没人祝贺,换作是他,或许也会借机宴请。

可现在升官的是他的宿敌傻柱,他怎可能开心?

好在他摸了摸手里的小瓶药酒,脸上逐渐浮现出笑意。

傻柱运气不错,今天他心情颇佳,懒得找茬。

原来许大茂寻觅多年的药酒今日终于入手。

不过这药酒并非出自贾建设的空间,而是他苦寻两年未果的龙虎三鞭酒。

虽未找到原物,但也算因缘际会。

他发现了一小瓶三鞭酒,据说是某位中医大师配制的。

据说这酒的效果极为显着。

为了这一小瓶酒,他竟花费了两张“条子”。

即便如此,许大茂认为这笔开销是值得的。

只要能重拾“真男人”的自信,这点代价不算什么。

听着院子里传来的喧闹声,他不屑地皱眉。

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人,一顿简朴的饭就能让他们兴奋成这样。

罢了,今日心情不错,暂且饶过他们。

许大茂小心地打开酒瓶,将牛眼杯斟满。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有效果!并非幻觉,这酒确实有作用。

没多久,他感到一股暖流涌向全身。

那个许久未曾有反应的地方,此刻有了令人愉悦的变化。

时间来到1968年冬。

贾建设身边的女性只剩下陈雪茹一人。

其他女人和孩子早已被送往 ** 。

老爷子先行一步离世。

起初他不愿离开北京,但在贾建设的劝说以及对小女儿不舍的情况下,最终同意同行。

贾建设承诺,适当时机会允许他带小女儿返回北京。

毕竟老爷子已为小女儿安排好了未来。

如今小女儿尚幼,留在北京并不安全,尤其考虑到总设计师嘱咐他在 ** 照看好这个孩子,绝不能让她走上歧途。

看来总设计师早在那时便对未来有了明确规划,而贾建设似乎占据重要位置。

许大茂这把刀愈发锋利。

近一年间,经他手遭殃的人不在少数。

无论是轧钢厂还是大杂院,众人对他恨之入骨。

他还娶了个叫于曼的女人,这女人仗着他的势力,在大杂院里越发蛮横跋扈。

大杂院没了昔日维持秩序的大爷,何雨柱多次向贾建设抱怨。

若非他为妻儿忍耐,加上贾建设劝他冷静,四合院的战神早就跟许大茂冲突了。

如今,三位前大爷邀何雨柱到家中商议,希望许大茂收敛,同时试图恢复他们的地位。

另外,二大爷和三大爷还希望何雨柱帮忙张罗一顿酒席。

\"天气确实冷。”何雨柱推开一大爷家的门,屋内温暖使他搓了搓手说道。

此时三位大爷都在场,显然已聊了一阵。

\"傻柱来啦,快进来暖暖。”易中海忙招呼何雨柱。

何雨柱也不客气,将手中的东西放在桌上,脱下帽子和围巾,加入烤火。

\"傻柱坐这儿,离炉子近。”

三大爷瞧见桌上的东西,破例给何雨柱腾了位置。

\"三大爷,您这是改性子了?\"

\"挺好,我带了瓶酒,厂里有招待,还买了些下酒菜。”

\"要不要喝两杯?\"

傻柱今非昔比,虽话仍多,但比以前更懂分寸。

换作从前,他怎会请阎埠贵喝酒?

\"看看,大院里数傻柱这些年进步最大,学会敬老了。”

刘海中一听便夸赞。

易中海赶紧忙活,他很高兴,视傻柱如己出,儿子有出息,他自然开心。

四人,四副碗筷,四只牛眼杯。

将开水倒入碗中,酒倒进小杯放入碗里,称为烫酒。

高度白酒经此一烫,喝起来格外暖身。

下酒菜便是三个饭盒中的菜肴。

炒三丝、酱肉和罐头肉摆上了桌,何雨柱的饭盒成了他每日下班的标志。

最近厂里接待任务繁重,身为副主任兼主厨,他按规矩带些回去也是正常。

他觉得自己不过是沾了领导的光,绝非克扣工人,内心坦然。

今天他额外准备了半只鸡,不过已被马敏提前拿回家。

家中还有一位大妈帮忙做饭,晚上她与马敏一起用餐,顺便给聋老太太送饭。

家里空出地方,方便男人们专心商议重要事务。

\"傻柱,许大茂越来越让人头疼了。”

桌上无外人,刘海中率先忍不住抱怨。

这两年他一直受许大茂欺压,不知何故。

上次听许大茂暗示,问题似乎源于他当组长时的事。

可他早已被许大茂取代,这种怨恨之情溢于言表。

\"没错,不用多说。”

\"看看大杂院那些家庭,都被他折腾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