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以为自己是旁观者清,但除了对许大茂的看法准确外,其余多数判断均有偏差。
许大茂的未来早已注定。
从表面上看,轧钢厂真正的掌权者似乎既非李民富,也非嗓门最大的聂磊,而是这群老谋深算的“墙头草”。
这种格局,颇似港台剧中那些社团里的话事人,表面上他们是龙头,实际上背后的元老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真是有趣得很!
各方势力正紧张筹备,各路人马陆续登场,连评委与围观群众也都各自就位。
至于冲突何时爆发,目前尚无定论。
只是近几日,轧钢厂意外地平静,或许这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趁着这段闲暇时光,贾建设终于可以抽空处理自己的事务。
清晨,他再次来到杨政民家中。
如今杨政民处境不佳,上级特意嘱咐他在幕后多加照拂。
虽然家中经济状况远不及从前,但每月仍有工资和补贴,只是他还要不断接济他人,生活依旧拮据。
“建设,你怎么来了?快进来!”杨政民打开门便热情招呼。
“我不是说过很多次了吗?没事别来找我,免得拖累你。”杨政民见到贾建设又拎着大包小包,心中满是感激。
片刻后,厂长夫人和刚睡醒的萱萱也来到客厅。”萱萱,猜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贾建设晃动着手中的水果罐头说道。
“啊!桔子罐头!我最喜欢吃的!”萱萱欢呼着扑向罐头,双手紧紧抱住,像是怕被夺走一般。
忽然意识到什么,她警惕地转向父亲:“爸爸,这是建设哥哥给我的,你绝对不能送人!”话音未落,她已将罐头抱得更牢。
“放心吧,这是你的,没人能抢走。”厂长夫人笑着回应。
深夜时分,厂长夫人见到自家女儿守着食物的模样,忍不住瞪了丈夫一眼:“行吧,全归闺女,这事儿闹得,我倒成了坏人。”杨政民苦笑,“最近我送了不少东西出去,也是无奈之举。
虽然我现在不受重用,但总比很多人的日子强。
前几天我去探了几户人家,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连饭都……”
杨政民话未说完,眼神已暗。
自从他领了工资和补贴后,那些东西几乎全都送了出去。
回来后,尽管厂长夫人没说什么,家里的生活却明显不如从前。
已经许久没尝过细粮的萱萱,此刻早已眼巴巴地盼着。
“厂长,若无要事,我就先行告退了。
日后有需,只管让人知会一声。”贾建设客气道。
深夜不便久留,说完便转身离去。
“建设这人,实在难得。”待人走后,厂长夫人翻开他带来的物品感慨。
实际上,贾建设并未带太多东西,不过是二十斤白面、些许肉、一些干木耳和蘑菇,还有几样小丫头喜欢的零食。
“哎呀!老杨,快来看看,是白面!”厂长夫人揭开袋子,发现竟是白面,不禁惊喜。
起初她还以为是玉米面,这二十斤白面已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细粮配额。
“白面?太好了!我们可以吃馒头啦!”萱萱听到后雀跃不已。
她已经好久没吃过馒头了,每天啃窝头让她苦不堪言,尤其蹲厕所时双腿酸麻。
“老杨,建设把细粮都送来了,他们家怎么办?”厂长夫人有些忧虑。
即便如今的生活较前些年有所改善,但大家的日子依旧紧巴。
特别是食品采购,市场上管控严格,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放心,建设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只需铭记他的好意即可。”杨政民拥着妻子,望着这些物资微笑。
第二天,贾建设再次拜访了大领导家中。
如今大领导处比以往安静不少。
他最近轻松许多,暂时停职,据说将调往南方,也可能只是赋闲。
即便卸任,他的影响力依旧存在。
贾建设虽为副主任,不过在大领导面前只是个小角色。
他登门时无需如拜访杨政民般谨慎,因为杨家那些人瞧不上他这样的“小人物”。
\"别再盯着棋盘想了,建设把饭都做好了,快去洗手,该吃饭了。” 夫人见大领导仍沉浸于先前与贾建设对弈的棋局,不禁摇头说道。
\"哦,好,这就来,没想到建设棋艺进步如此之快!\"
\"一时疏忽,竟被他吞了我的大龙。” 大领导兴致勃勃地说。
\"行了,下午下到现在,还不够?先吃饭吧!\" 夫人皱眉道。
哪是一时疏忽?在他看来,老头子早已不是建设对手。
\"厉害,水煮鱼、肘子、米饭,还有韭黄炒鸡蛋。”
\"这时候,不知建设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食材。”
大领导步入餐厅,见桌上菜肴惊讶不已:\"有好菜,总比没话说强。”
\"越是艰难时刻,越显建设本事,想想过去那几年。” 夫人自豪地说。
如今大领导无官职,昔日阿谀奉承者皆已散去。
能如贾建设这般依旧来访的,都是最亲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