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的地位,只需特别对待大领导和两位厂长家即可。
其余人家不过是维持关系,送什么并不重要。
对岳父岳母,他向来重视。
每家都送了不少肉、零食、烟酒。
但随着特定日期临近,今年贾建设家的春节显得低调许多。
主要是除了大年三十,没有特意聚齐女人。
其实这样她们反而开心。
即便接受贾建设有其他女人的事实,在春节这样的日子,她们仍希望他能单独陪伴一两天。
一个特殊的春节就这样结束。
女人们抱怨吃得太多变胖。
她们一致决定让贾建设近期减少肉类,多买蔬菜。
真是贫富差距极大。
若外人知道这些想法,难保不会举报。
口号很简单:打倒女版黄世仁!
言归正传。
转眼到了5月。
这天大领导家设宴。
你怎么知道?准备宴席的人是他啊!
如今贾建设很少亲自下厨。
这次杨政民特地请何雨柱到“大领导”家,他的川菜手艺也很出色。
这场聚会有深意。
可以说大领导一系的重要人物都会到场。
因为,局势即将变化。
大领导家门口。
一辆吉普车停下后,许大茂带着笑意下车。
一回头,何雨柱竟也在场,许大茂的笑容瞬间消失。
实则是大领导临时决定让大家看电影放松,本是放映员的任务,但许大茂怎会错过?得知是杨厂长的安排后,身为宣传二科副科长的他自然主动请缨。
他早觉今日之事非同小可,想探探风声,说不定能得些好处。
许大茂虽为贾建设属下,杨政民却没阻拦,派办公室车辆将其送来。
而何雨柱忙着准备秘制调料,反让许大茂抢了先。
“傻柱,这世界真小啊!”许大茂先发制人。
“许大茂……”何雨柱刚开口,就被杨政民打断:“到了领导家,别闲扯,专心做事。”
杨政民指向许大茂:“放好电影。”
又转向何雨柱:“饭做好就行,其余不用管。”
杨政民并非啰嗦,但他担心两人起冲突,只能事前叮嘱。
“陈秘书!”杨政民见陈秘书走出,忙打招呼:“这位是许大茂,那位是何雨柱。”
“建设,领导夫妇在等你,还不进去?”陈秘书对迟迟未动的贾建设问道。
陈秘书称贾建设为“建设”,让许大茂和何雨柱略感意外。
显然,他们之间关系非同一般,或许还与高层有所关联。
贾建设本想请陈秘书关照何雨柱,但思虑再三,只寒暄了几句便进屋。
随后,陈秘书带领二人入内,期间许大茂因多言遭陈秘书冷眼。
“建设,今日宾客众多,你帮我照看下厨房。”夫人未待贾建设坐下,便直接吩咐。
“夫人放心,交给我吧!”贾建设点头,随即忙碌起来。
进入厨房后,发现何雨柱正掏烟,他立刻上前制止:“柱子哥,莫抽,这里禁烟。”
何雨柱不满道:“哪来的这么多规矩!”但他了解贾建设从不撒谎,只好将烟收起。
贾建设语重心长地说:“这里不同寻常,规矩严。
你只管干活,有事找我。”
贾建设深知何雨柱性情张扬,若无人提醒,定会重蹈覆辙。
既是误闯,又为大舅哥,何苦让他吃苦?
“嗯,知道了。”何雨柱应道,同时询问芝麻酱和茶叶情况。
贾建设为其泡了杯明前龙井,既尽礼数也不失分寸。
虽觉何雨柱摆谱有趣,但贾建设明白,真正的匠人自有气度。
尤其对何雨柱这样的家传手艺十分重视。
不论为谁外出做饭,应有的体面、主家的尊重,缺一不可。
在这个时代,或许只有像贾建设这样受过现代熏陶的人,才能如此珍视传统。
“好茶,不错,香气扑鼻!”
傻柱端起茶缸嗅了嗅,便知这是上等好茶。
“你喜欢就好,你先等等,我去拿芝麻酱。”
“对了,这个给你,回去再抽吧!”
贾建设从包里拿出两盒香烟递给何雨柱。
这也是厨子的惯例。
然而,夫人未必懂得这些规矩,即便秘书知道,也可能觉得不屑。
这或许是普通人的无奈。
无论身份高低,皆有不成文的规则。
贾建设游走于各方,关系融洽,正是因为他恪守并理解这些规矩。
他本可不必如此,毕竟没人会因此责怪他。
但行事与做人原则相通,放弃易,坚持难。
贾建设不愿多年努力付诸东流,他多年树立的形象绝不能毁于一旦。
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更需谨慎。
“行,你去忙吧,炒菜时记得通知我。”
离开厨房,贾建设拎着暖水瓶走进客厅。
同样的863话,两盒烟同样落入许大茂口袋。
不过,许大茂绝非安分之人。
他每日所求,便是向上攀爬。
这般良机,岂会错过?
少言或沉默能引领导注意?能展现能力?
别开玩笑了,许大茂今日就是要争锋头。
贾建设未入小会议室,仅将暖壶和茶叶交给陈秘书。
因是私人聚会,他还特意准备了些瓜子、花生、松子等零嘴,也都一并交给陈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