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也可视为自己阵营之人(1 / 2)

接下来无需再频繁往返派出所,只需静候范金友等人的判决即可。

事情进展如此迅速出乎意料。

原以为今日前来不过试探口风或获取些许消息,却没想到短短数日,派出所便给出了结论。

这令他既欢喜又困惑。

在他看来,正常案件至少需十余日乃至半月才会有结果。

从前他也常看法律类节目,其中案件取证少则一两个月,多则数年甚至更久。

因此对这般快速结案感到迷茫,难道是自己的认知偏差?

抑或这个时代的工作效率远胜未来?

又‘岚天’4563?48?7:70或许是因为他的案件过于简单?思索片刻依旧未能理解,但他决定不再纠结,毕竟于他而言这是好事。

两天后,杨政民忽然造访贾建设家,以任务为由将他带上一辆吉普车。

贾建设一见驾驶座上的宋强国,便猜到此行目的地是大领导家。

起初,他以为大领导又要设宴,任务便是让他负责掌勺。

然而途中,他察觉气氛异常,但杨政民始终面无表情未发一言,他也因此按捺住心中的疑问。

五十分钟后,吉普车抵达大领导家门前,陈秘书今日的表现与前两次截然不同,此刻正立于门口等候。

贾建设下车后虽对陈秘书较为熟稔,但仍知分寸未多问一句,直至杨政民入内。

接着,陈秘书领着他往厨房走去,一路上默默无语。

进厨房后,她仅简短叮嘱几句便转身离去。

面对如此气氛,尽管贾建设满腹疑窦,却懒得深究。

身为轧钢厂万人食堂主任,在旁人眼中已属高位,但相较杨政民与陈秘书手中的权力,他的职位实则微不足道。

因此,对于能令二人神色凝重之事,他选择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插手。

贾建设走到长桌旁,将帆布包里的零食悉数摆上桌面。

他知道即将拜访领导家,事先已有所准备,但上次带来的泡菜想必大领导尚未吃完,所以他并未重复。

毕竟无论礼品多么罕见珍贵,若频繁赠送,收礼者难免习以为常。

于是,无论是献给夫人的小食,还是呈给领导的物品,他都严格控制数量。

这种方式既突显礼物的独特性,又能让人在享用完后第一时间联想到他。

摆放妥当后,他坐于灶台边等待开饭指令。

夫人很快来到厨房,今日言语依旧稀少。

除了简单感谢贾建设带来的零食,她通知可以开始做饭后便带着零食离开了。

既然早已决定不过问的贾建设也未多言,待夫人离去,他立刻挽起袖子准备动手。

桌上摆满了准备好的食材,贾建设判断今日用餐人数不少。

排骨约有两三斤,那一整块五花肉怕是不低于五斤,再加上其他如鱼之类的配菜,足以看出这一餐颇为丰盛。

如此讲究的饭菜,显然今天的大领导宴请之人身份非同一般。

当下,外界多数人饮食简陋,粮食短缺严重。

两个月前,轧钢厂的几位高层在食堂用餐时便已开始发放粮票,仅这一点便可窥见外部形势之严峻。

若非近期供应大幅削减,情况或许不至于如此恶劣。

如今,即便是最低配给也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老少皆感饥饿难耐。

在此情形下,不得不另寻他法,但以粮换粮的成本实在高昂。

没有粮票,即便想要购买粮食也是天方夜谭。

普通人家连基本口粮都难以维系,更别说肉食了。

桌上这些肉类若拿至街市,虽不会有人贸然抢夺,但难免招致无数羡慕的目光。

叹息之余,贾建设收起杂念,迅速处理起这批珍贵食材。

一个多小时后,当最后一道菜被端走,他擦了把汗坐下休息。

正值炎夏,汗水浸湿全身,加之之前忧虑粮荒的心绪,他打算中午烤些红薯充饥。

毕竟平日生活无忧,偶尔尝鲜亦是一种享受,相较那些连粗粮都难填饱肚子的人,自己已是幸运。

吃完烤红薯,大约过了一小时,贾建设并未接到大领导召唤,而是由杨政民带领离开了大领导家。

杨政民的表情凝重,显然事情并不寻常。

尽管如此,贾建设依旧选择沉默,未对眼前的局面多加追问。

杨政民没有将他送回,而是直接带至轧钢厂。

步入厂区,贾建设随杨政民走向会议室,随后见到杨政民吩咐鲁国华通知主任级以上的人员前来开会……

*

贾建设坐在会议室角落,时间已过半小时,这期间众人陆续到场,仅剩少数几人未来。

“建设,跟我来一下。”李民富的声音传来,贾建设起身循声望去,见李民富已在门口招手示意。

两人离开会议室,在门外寻得无人之地,李民富随即发问:“建设,听说杨厂长召 ** 议前,你是和他一同从厂外回来的?”

李民富对此毫无预兆,消息的突兀令他心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