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见秦京茹喊牛蛋过来时,她就已经猜到了几分。
秦京茹肯定是有心虚之处,想打探一下家里最近的情况。
所以她并没有阻止,只是默默等待……
但是一听到秦京茹被叫“楞妞”,她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秦淮茹深知自己的这位堂妹,自懂事以来最讨厌别人叫她楞妞。
每次有人这么叫她,她必定大发雷霆,那神情凶得让人害怕。
正因为每次都会这样大闹,村里的人都不敢再叫她小名。
所以刚才听到几个孩子喊出“愣妞”后,秦淮茹就打算阻拦。
果然不出所料,
秦京茹真的发火了,于是她只能用堂妹偷跑的事来分散她的注意力。
否则她真不知道秦京茹会闹成什么样。
秦京茹一听秦淮茹的话,立刻将被人叫小名的事情抛诸脑后。
因为她现在满脑子都在纠结,该怎么跟父亲解释自己偷偷跑出来这件事。
真实的原因她是绝对不能说的,不然一定会被狠狠揍一顿。
可是编理由又想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呢?
想到一会儿可能会挨打,
秦京茹瞬间露出几分惊恐之色,哀求着秦淮茹:“姐,你一定要帮我,不然今天我非挨揍不可。”
秦京茹对父亲惧怕至深,一想到他那张总是阴沉的脸,双腿就不自觉地发抖。
秦淮茹听后,也想起平日里板着脸的二叔秦小山。
她开始担忧,若自己控制不住局面,让京茹受伤,该如何是好?
尽管越想越后悔,但她明白此时纠结无益。
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前行。
难道现在折返城里?
看到秦京茹吓得几乎瘫软的模样,秦淮茹强作镇定地宽慰道:“别怕,不是还有我在吗?”
这时,一群村民涌来,将两人围住。
秦淮茹愣住了,不知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原来,墙边三个孩子一路喊着跑到田间,告知村民们秦小山家走失多日的女儿回来了。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往村子。
更有几个与秦小山交好的村民,直接奔向他的工作地点报喜。
秦淮茹此刻正坐在二叔家炕上,想起刚才被乡亲们围住、议论纷纷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幸亏二叔及时赶到,并得知她步行两小时赶来后,迅速疏散了人群。
否则她现在还得陪着京茹应付众人的问题。
“还好,还好。”秦淮茹拍拍胸口,松了口气。
刚庆幸完这些,秦淮茹瞥见低头坐在身旁的秦京茹,不禁苦笑。
她今日来的目的竟全然忘却,心中忧虑随之涌起——待会或许还得面对二叔的雷霆之怒。
秦大山端着一碗开水从厨房走出,递给秦淮茹时说:“大妞,渴了吧?快喝点水。”虽秦淮茹先前正忧虑如何应对二叔,但一听他唤她的小名,还是忍不住嘟囔:“二叔,都叫淮茹了,你还记着旧称呼?”
“好好好,二叔错了。”秦大山忙堆笑致歉。
看着大侄女大口喝水的模样,秦小山不禁想起去年去世的大哥。
兄弟俩自幼相依为命,大哥将他拉扯成人。
好不容易盼到新龙国成立,以为可以安稳生活,谁知平静未久,噩运接踵而至:先是嫂子病逝,独生女不久后也因病离世;大哥熬到去年同样病倒,追随嫂子而去。
临终前,大哥紧握他的手嘱托,一定要护好唯一的女儿。
然而,才过了两天,他就从这大侄女口中得知她已离婚,若非她执意拉住并保证过得不错,他真想拎着菜刀去找那个负心汉。
想到此处,秦小山转向秦淮茹问:“大妞,不对……淮茹,你最近过得怎样?”
“二叔,我还好。”秦淮茹嘴角带笑。
秦小山松口气:“那就好。”话音未落,他忽然注意到低头不语的女儿,想起家中近几日的混乱,顿时怒火中烧,涨红脸吼道:“秦京茹,你给我解释清楚,这几天到底怎么回事!”
秦大山回想起曾经误以为失去女儿的时刻,心中怒火难当,立刻决定教训秦京茹一顿,否则她必定还会犯错。
低头站着的秦京茹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躲到秦淮茹身后颤抖不已,低声恳求秦淮茹帮忙。
秦淮茹见状明白若不出面后果严重,便迅速思索对策。
她先轻拍秦京茹背部示意支持,随后转向满脸怒意的秦大山,带着笑意解释秦京茹被安排在城里工作的事实,并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权限。
听完解释后,秦大山虽仍有疑虑,但态度缓和不少。
尽管如此,秦大山仍感到不安,再次追问秦淮茹:“淮茹,这事确实吗?京茹真能在城里工作?”
“二叔,我怎会骗你?你快去喊二婶他们回来,我得尽快回去上班。”秦淮茹坚定回应。
“好好,我相信你,你们等我,我去叫人。”
目送秦大山离去,秦淮茹虽不满他的措辞,但也理解这是农村的普遍观念。
若非自己是家中独子,恐怕境遇也如秦京茹一般。
想到孩子,她不禁忆起贾建设,庆幸遇到了这样一位良人,即便只是小妾身份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