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华抬头看见是贾建设,连忙放下文件起身迎接:“贾主任,请进,杨厂长在里面等您。”
贾建设道谢后敲门入内,鲁国华直到他进入办公室才重新坐下,暗忖:“这位贾主任势头不小,以后需多加留意,幸亏之前对他一直客气。”
鲁国华身为杨政民的秘书,自然清楚杨政民召见贾建设的原因,只是不便透露。
贾建设刚坐下,就对身旁的贾建设投去了些许羡慕的目光。
踏入办公室,贾建设早已熟悉这里的环境,毫不迟疑地走向办公桌,直截了当地问杨政民:“杨厂长,找我来有啥事?”
“你来得正是时候,我正打算让国华再去喊你。”杨政民笑着回应。
望着眼前这位22岁的年轻人,杨政民心中泛起一丝感慨,若自己年轻时有这样的机会,现在恐怕不止是个厂长了吧。
调整思绪,杨政民收敛杂念,神情转为严肃,吩咐道:“建设,厂里有个任务交给你,务必完美完成,明白吗?”
贾建设虽觉话语熟悉,但此刻无暇细想,立刻答道:“保证完成。”
随后,他忍不住好奇追问:“厂长,您总得先说说任务是什么吧?我总得有所准备呀。”
两人关系融洽,贾建设觉得偶尔开个小玩笑能让气氛更轻松。
“你这家伙。”杨政民摇头轻笑,随即收起严肃神情,认真思考后决定告知实情,“今天任务是这样的……”
贾建设听罢恍然大悟,原以为是件大事,结果不过是给大领导做饭,和《四合院》里的何雨柱类似。
他虽心生轻视,却不敢表露,而杨政民看他沉默不语,误以为他紧张,连忙宽慰:“建设,别紧张,就像在食堂招待客人一样,只管照做就行。”
贾建设听闻杨政民误解了自己的态度,
杨政民听罢贾建设的话,满意地点头回应,随后叮嘱道:“回去准备一下,两个小时后会有车来接你。”
“厂长您不一起去?”贾建设略显意外。
杨政民解释说:“今天是家宴,我去了也没意义。
怎么,你不放心?”
“厂长说什么呢,绝对没问题!”贾建设再次保证,但内心却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迈出第一步最难,之后便不会再逊色于故事中的何雨柱。
“那就好,去吧,别给轧钢厂丢脸。”杨政民严肃地提醒。
“放心吧,厂长,我走了。”贾建设再次确认后离开办公室。
出门时,他又与陶国华寒暄几句,在对方羡慕的目光中缓步离去。
贾建设注视着前来接他的军绿色吉普车,目光闪烁。
他对这种车型情有独钟,之前的生活里也拥有类似座驾。
然而,穿越后的几年间再未触碰车辆,如今重见此景,难免心生感慨。
然而,当司机投以警惕的目光时,贾建设赶忙收敛情绪,笑着解释道:“抱歉,我对吉普车特别喜爱,一时忘形了。”
司机闻言释然:“原来如此,同志请上车,别让领导久候。”
贾建设迅速入座副驾驶位,还没坐稳,车子已缓缓启动。
司机上了车,坐到驾驶位,汽车平稳启动,缓缓加速向厂外驶去。
离开轧钢厂已有十五分钟,车内因无人交谈而显得沉闷。
贾建设意识到需要打破沉默,便伸手入袋,实际上是取出了从空间带来的大前门香烟。
他递给司机一根,笑道:\"师傅,来一根?\"
原本专注于驾驶的司机接过香烟闻了闻,眼睛一亮:\"大前门!不错嘛,小伙子,这烟挺贵的吧。”
\"我不常抽,所以挑好的。”贾建设笑着回应,随即为司机点燃香烟。
司机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雾,接着又抽了两口,语气变得热情,开始介绍自己:\"别叫我师傅了,我姓宋,年纪比你大,喊我宋哥就行。”
贾建设点头回应:\"宋哥,我叫贾建设,您爱怎么叫都行。”
\"那就叫你建设吧。”宋强国笑着答道。
此后,两人聊得热络起来,像是久别重逢。
聊了约半小时后,宋强国看向远处的岗哨,正色道:\"建设,前面是检查站,我们下次再聊,到时候哥哥请你喝酒。”
“行,宋哥,下次你直接来厂里找我,我负责安排一次好好聚聚。”贾建设看到前方不远处的门岗,笑着回应。
随后,两人都没再开口,车里恢复了最初的沉默。
吉普车前行一阵后,来到门岗前,宋强国从车窗递出一本证件,盘查人员检查过后又问了几个问题,待宋强国回答完毕,车辆才得以通过。
穿过门岗,贾建设朝车窗外张望。
车子每向前一段路,便会经过一个小院,虽大小不同,但风格相似。
他注意到,不少院内空地都种着蔬菜,不过自始至终,他没见到多少人出入这些院子,心想可能是时间不对,里面的人不在或未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