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霉粮的去处(1 / 2)

粮仓的霉味被新麦香冲淡时,陈老三正抡着铁铲在灶台前跳舞。金黄的粟米粒在铁锅里蹦跳,混着粗盐和芝麻,噼啪声像年节的爆竹。\"苏先生!火候成了不?\"他鼻尖沾着焦黑的米粒,活像戏台上的丑角。

赵匡胤蹲在粮垛上啃试做的炒面,铠甲缝里漏出细碎的面渣:\"香!比干嚼麦粒强!\"他突然打了个带着芝麻味的喷嚏,惊飞梁上偷食的麻雀,\"就是噎得慌...\"

我抓了把炒面搓成团,碎屏手机的摄像头闪过绿光——锁屏上的虹桥书生不知何时捧着碗虚拟炒面,嘴角还粘着像素化的芝麻粒。\"再磨细些,加些糖霜。\"我用瑞士军刀撬开装蜂蜜的陶罐,\"伤员也能泡水喝。\"

老军医的烟锅伸进面堆:\"胡闹!糖多招蚂蚁...\"他突然蘸了点蜂蜜舔舔,老脸皱成菊花,\"倒是比黄连汤顺口。\"

伙房的蒸汽熏得人睁不开眼,二十口铁锅同时翻腾。陈老三把铲子舞得虎虎生风:\"瞧好了!这手颠锅绝活能气死醉仙楼大厨!\"炒面粒天女散花般洒落,有个火头军顶着簸箕接:\"陈哥!下雪啦!\"

赵匡胤突然跳上面粉袋,佩刀敲着锅沿唱起俚曲:\"金灿灿那个炒面呦——\"他破锣嗓子惊得锅里的米粒乱蹦,\"噎死李守贞老王八——!\"

黄河解冻的泥腥气从门缝钻进来,混着炒面的焦香。我摸到粮袋底部微微返潮的角落,手机湿度计跳到了70%。虹桥书生在锁屏上摇起蒲扇,檐角指向西边渐暗的天际。

\"要变天。\"我抓起把炒面塞进猪尿泡,\"得赶在雨前封装三万斤。\"陈老三的铲子突然停在半空:\"三万?把俺当驴使啊!\"

赵匡胤把佩刀往面堆上一插:\"驴能比你吃得多?\"他忽然捧腹大笑,\"昨晚谁偷吃炒面撑得直哼哼?\"

第二日晨雾未散,粮仓已变成面粉战场。陈老三光着膀子推石磨,后背的汗珠在晨光里亮晶晶:\"苏先生!这磨盘比王审琦的脑壳还硬!\"新磨的面粉扑了他满脸,活像庙里的白无常。

赵匡胤正在折腾手摇鼓风机,木匠新打的叶片转得呜呜响。\"这叫...叫铁扇公主!\"他鼓起腮帮子猛吹,面粉糊了对面士兵一脸,\"怎么样?比你的破蒲扇强吧?\"

老军医的烟锅成了搅拌棍,在糖霜罐里搅出旋涡:\"暴殄天物!这够配三百副伤寒方...\"突然舀起勺糖塞进抱怨的伙夫嘴里,\"甜不死你!\"

午后的闷热让面粉粘在皮肤上发痒。我蹲在阴凉处调试封口机——其实是改良的榨油器械。陈老三捧着碗炒面糊过来:\"苏先生尝尝!加了野蜂蜜!\"他指甲缝里的面渣掉进碗里,虹桥书生在锁屏上做出捂眼的动作。

\"报——\"探马冲进来时带起阵面粉旋风,\"西岸叛军炊烟少了七成!\"赵匡胤突然把炒面袋拍在案上:\"饿死那帮龟孙!\"面袋炸开的白雾里,他胸前的箭疤若隐若现。

夕阳把黄河染成蜂蜜色时,三万只猪尿泡炒面袋堆成了小山。陈老三用草绳扎袋口的架势,活像在捆粽子:\"苏先生,弟兄们带着这玩意当军粮,真能飘过河?\"他忽然抡起面袋掷向对岸,惊起群鸥乱飞。

赵匡胤正往面袋上盖红印,官印蘸的不是朱砂而是辣酱:\"李老贼看见这'郭'字,准保辣出眼泪!\"他忽然打了个带着辣味的喷嚏,把面袋喷成斑点狗。

老军医蹲在角落检查霉变余粮,烟锅在面袋上戳出小洞:\"败家子...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