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华和青河两个人都若有所思!
哦!做事要有理有节,还要注意留下证据,这样才不会被动。
“爹,我明白了!”杜青河点点头。
“你明白什么了?”杜猛笑了起来。“其实我们分家了,只要做好分内的事就行了。人啊,不要被那些虚假的东西蒙蔽了。”
“就像所谓的孝顺,什么样才叫孝顺?他给你一个黑馍,一碗凉水把你养大,你到时候回他一个白馍,一碗热水就行了。总不能为了孝顺的名声,把自己的家毁了吧!”
“爱人之前先爱自己,你们懂?”杜猛嘴角微微一笑,回头看着三人。
杜小妹懵懵懂懂,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但杜春华和青河二人都是若有所思。
回到家之后,杜春华就进入疯狂的赶工模式。不但是肖娘子,就连肖茹也被她招了进来。
三人天亮就开始做,一直要做到二更天。
而两家人的饭,就都集中到杜家来吃,而且还是杜猛做饭。
肖培则给青河提前预习功课。这两个月来青河也认得不少字了,但还处在学字阶段,没到背诵经书的时候。
不过从年后,据说就要开始读论语了。
肖培就给他先把论语讲解一遍,把那些夫子的微言大义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
这样的话,有助于青河理解,就更方便他背诵。
然后呢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在做饭的时候帮忙烧火。
很快就要到正月十五了。杜猛就问肖培他们要不要一起去城里看灯,他已经把马车定好了。
肖娘子想着不能让春华一个人去摆摊,生意里她也占着一份呢。于是在犹豫之后,还是答应下来。
她去,那肖培和肖茹也就跟着一起。于是两家七口人刚好乘坐一辆马车前往长山县城。
提前一日进了县城,杜猛还是花了溢价才找到的旅店。
街上的摊位倒是不难找,只要给看场子的衙差几个小钱,他们便给杜猛找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今天虽然只是十四,但街头和各家店铺前面已经挂满了各色的灯笼。
尤其是钟楼街一带,以及校场前,还搭了十分壮观的灯火牌坊,即使没有点灯,看起来已经是壮丽不凡了。
“明天才是正日子,附近的人们都会进城来。而且元宵前后三日,是不收进门费的。”旅舍的伙计对杜猛等人说道。
别小看这两文的进门费,确实会把好多乡下人挡在城外。
如今因着不要进门钱,就是稍微远一点的乡村人,也愿意走上十来里路进城来逛逛,看看花灯,也是一年里少有的热闹闲暇时光。
杜猛帮杜春华和肖娘子把摊位撑起来,然后就躲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她们。
毕竟一个大汉站在卖头花的摊子前面,好多小姑娘会不好意思走过来。
只是孩子们好容易来一趟,总要到处去逛逛。这个任务就压在小培身上,由他带着青河和小妹。
至于肖茹,则跟肖娘子和杜春华一起照顾摊子。
小姑娘穿起最漂亮的衣服,头上配着搭配好的头花,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模特。
这边摊子一摆开,就吸引了好多年轻女孩子的目光。
杜春华负责卖,肖娘子就负责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