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禁欢清了清嗓子说道:“赵将军在长坂坡击杀有名有姓的将领共有五人,分别是曹仁、曹洪、夏侯惇的部将淳于导、晏明、钟缙、钟绅,还有一个夏侯恩。”
淳于导是曹仁部将,被赵云一枪刺死,此战赵云救出了糜竺。
晏明是曹洪部将,与赵云交战三合后被刺死。
钟缙和钟绅是兄弟二人,也是夏侯惇部将,与赵云交战后被杀死。
夏侯恩是曹操的随身背“青釭”宝剑之将,被赵云一合刺死,变成了“送剑童子”,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徐禁欢相信自己的答案准确无误。
然而,三国武魂却满心疑惑,不禁质问道:“为何答案中没有提及高览?难道你不知道高览也是在我的枪下陨落的吗?”
徐禁欢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因为你的问题特指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之时所杀的将领,而赵云击败高览的事迹,实际上发生在七进七出之前。”
随着徐禁欢的解答落下帷幕,天梯仿佛响应着智慧的光芒,缓缓向天际延伸,直至那第一百二十级台阶,悬浮于虚无缥缈的半空之中,象征着对知识与勇气的至高敬意。
这时候徐禁欢才反应过来,三国武魂问为何没有高览,也是天梯挑战中的一环。
徐禁欢一边向着最高的楼梯走过去,一边暗叹自己运气好。
其实赵云七进七出时具体杀了多少将领,仅仅是凭借阅读几遍《三国演义》根本记不住。
徐禁欢之所以能够记住,完全是因为此前他进入过赵云的【心声任务】,感同身受地在长坂坡杀入、杀出,再加上对原着的研究这才记得如此清楚。
果然徐禁欢的答案完全正确,最高处的楼梯十分稳当地漂浮在半空中。
栖霞立于一侧,目光中满是对徐禁欢的钦佩与惊叹。
她未曾料到,徐禁欢对《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巨着的掌握竟能细致入微至此,每一个细节、每一场战役,在他心中皆如明镜般清晰。
三国武魂眸光一闪,幻化成为吕布的样子,语气深沉:“世间忠奸,岂有定论?张飞怒斥奉先‘三姓家奴’,你且道来,此三姓为何?”
徐禁欢这次明白了,又换题型了,这一次问的是三国人物曾经为谁效力的问题。
吕布的经历是最容易回答的一题,徐禁欢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心中暗自得意。
同时,他也看出来了这个问题中又有“坑”,那就是“吕”姓是否为其中之一。
“吕”是吕布本身的姓氏,没有自己是本身姓氏家奴的说法。
很快徐禁就说出了答案,“吕布,本是丁原义子,后转投董卓麾下,再因王允之计,杀了董卓。所以三姓是丁、董、王!”
徐禁欢回答完毕,天梯再次向前延伸九十级台阶。
爬上最高台阶后,徐禁欢发现自己的位置处于悬崖上方最中间,说明路程差不多到了一半。
确定徐禁欢答案无误后,三国武魂化为了张辽:“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敢问阁下,在下先后效力过多少个主公?”
《三国演义》中“主公”二字回荡在每一寸土地,各路诸侯与英雄领袖皆以此相称,字里行间透露出那个时代人们对领导者的无比忠诚与崇高敬意。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尊称,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忠诚文化,部下愿为主公的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禁欢暗自盘算了一下张辽跟随过丁原、董卓、吕布、曹操,但总感觉少了一些。
根据前两轮游戏的答案来看,这个答案至少从数量上来看应该翻倍才对。
他又将张辽的经历想了一下,发现忽略了大将军何进。
张辽先被丁原召为从事,并命他带兵赶赴京城,接受大将军何进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