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南皮粮仓(1 / 2)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人物化身的性格也越来越接近本尊。

徐禁欢见许攸无法被说服,只能另外给他个条件。

“我虽然是猎魂者,但并非所有人的英魂对我都有用。放眼整个冀州,我只需袁绍的英魂。袁绍一死,冀州必然大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到时候许先生也难以全身而退。”

“你这是威胁老夫?”许攸有些不悦。

“非也非也!在下只是替先生感到不值得,有一条路先生可走!”

“什么路?”

徐禁欢反问:“先生认为袁绍和曹操谁能笑到最后?”

“当然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的袁公了!”许攸说道。

徐禁欢微微摇头:“许先生,你并没有说出真实的想法。不如我替你说吧!”

“哦……”许攸对眼前的人有些刮目相看:“你说来听听!”

徐禁欢说道:“在我看来袁绍有三败!”

“哪三败!”

徐禁欢食指说道:“袁绍军事才能不及曹操,却仗着袁氏四世三公的背景骄傲自大,好大喜功,听不进忠言。此乃一败。”

然后又伸出两根手指说道:“无法平衡对三位公子的权力,导致他们各怀鬼胎、明争暗斗不断,无法同仇敌忾。此乃二败。”

“无法平衡对三位公子的权力,导致他们各怀鬼胎、明争暗斗不断,无法同仇敌忾。此乃二败。”

“第三败是什么?”许攸迫不及待地问。

徐禁欢再伸出一根手指说道:“第三败就是不器重许先生。”

虽然徐禁欢的话语中带有对许攸的恭维,他听后却陷入到沉思之中。

他不得不承认徐禁欢所言非虚,从古至今,打仗争地无非天时、地利、人和,然而最重要的是人和,这恰恰是袁绍最缺少的东西。

许攸明白,现在袁绍手下能征善战的河北四柱,以及军师田丰都已经被眼前的猎魂者所收走,袁绍本人也变成了惊弓之鸟,一旦曹操杀来冀州必然失守。

许攸暗想,袁绍对他有知遇之恩,但赏罚不明、时而昏庸,而曹操和他是早年的朋友,他们之间有着过命的交情,或许此刻投靠曹操更是上策。

徐禁欢熟读《三国演义》了解现在许攸在想什么,于是顺水推舟接着说:“当然了,要投靠曹孟德也不易。没有一些像样的礼物也很难出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生若是能烧了袁绍粮草,再去投靠,岂不是……”

“烧掉敌军粮草确实是一个礼物,凭借我一己之力又如何能够做到?”许攸问道。

“先生如果现在出发,几时能见到曹操?”

“一两天吧!”

徐禁欢揉了揉鼻子说道:“这样可好,先生只需告诉我袁绍的粮草屯放于何处。等先生见到曹操的时候,袁绍的粮草将付之一炬。”

许攸是聪明人已经听明白了徐禁欢的意思:“吾如何相信你能够做到?”

徐禁欢笑了笑:“我做不到也没关系,你同样可将地点告知曹公,作为敲门砖。”

许攸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好吧!姑且相信你一次。”

他将袁绍粮草囤积的地点告诉了徐禁欢。

徐禁欢听后拍了拍手说道:“先生现在就可出发,去见曹公!”

许攸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

徐禁欢看着许攸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许攸也许没法知道,在官渡之战中他提供的信息促成了后来的三足鼎立。”

在官渡之战前,袁绍的粮草主要屯放在勃海郡南皮县,这些粮草主要是从他的大本营邺城运送过去的。

由于袁绍军队的后勤补给线需要穿越黄河,这使得粮草的运输效率低下,且运输过程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