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安家(1 / 2)

张成咬咬牙,“作价二十八两,如何?”

李步蟾看看吴房牙,吴房牙点头笑道,“这个价确乎还算公道。”

“好,那就依了张总甲,三十两!”

李步蟾答应得爽快,吴房牙却是睁大了眼睛,“不是,李公子,这……”

见李步蟾微笑着看着他,吴房牙只得咧着嘴道,“得,我现在就给你们办理契书去!”

见张成还有些蒙,李步蟾对他拱拱手,“张大叔,以后小子就要蒙你多多关照了!”

“啊?”张成回过神来,赶忙回礼,“哪里哪里,咱这崇文坊有了小先生,指不定就会成为进士第,成为状元坊啊!”

“那就多谢吉言了!”

两人相视一笑,张成道,“我等会儿就去写一份问帖,通知街坊四邻,跟他们说道一声。”

大明的房屋买卖,有个有意思之处,房屋买卖是否能够成交,只是买卖双方同意还不够,还要街坊四邻都认可才行。

这个规矩,从汉代就有了,叫“遍问亲邻”。

买房之时,要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要,才能达成交易。

到了蒙元之后,搞得更加严谨,房主要写个问贴,上面写清楚自己卖房的原因,让族人和邻居在上面挨个签字,大伙都同意卖房了,房主才能卖房。

大明也沿袭了这个规矩,李步蟾想了想,干脆拜托道,“张大叔,那干脆就劳你跑一趟,帮忙找个地方,定上几桌酒席,小子今晚拜会一下各位街坊。”

“好咧!”张成满口答应,几人再合计了一番之后,就此散了。

***

“代写文书”。

四个大字神完气足,李步蟾搁下笔,拿镇纸压住,半年过去,字又有了进益。

转身走进院里,向灶房喊道,“桂枝,浆糊熬得了没?”

有烟自囱口出来,但不见回声。

李步蟾走过去,在门口伸脖子一看,蒋桂枝一手往灶里添着柴薪,一手拿着房契,锅里都出糊味儿了,她还在看着房契出神。

李步蟾有些哭笑不得,过去揭开锅盖,搅和了几下,好嘛,浆糊都快熬成干饭了。

蒋桂枝“啊”了一声,抢过李步蟾手里的锅铲,“我来我来!”

李步蟾从她手里将房契取下来,烧灶看房契,不是一般的心大。

“大明嘉靖元年,安化县张成卖房官契(甲),长沙府安化县今据李步蟾用价叁拾两买得张成房,税银叁钱壹分贰厘。

立卖房契人张成同妻龚氏,因需钱使用,有故父遗下瓦房壹所,分卖南房门市贰间,北房贰间,西厢房贰间,大小共陆间,门窗户壁上下土木相连,坐落南城崇文坊二牌十铺总甲张成地坊。今凭官房牙说合,情愿出卖与李步蟾名下住坐,永远为业。三言议定,时值价银叁拾两整,其银当日公同收足,外无欠少。自卖之后,如有亲族人等争竞者,卖主夫妇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不反悔。如有先悔之人,甘罚白米拾石入官公用。立此卖契,永远为照。

嘉靖元年八月二十日。”

这就是大明的房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