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营生(1 / 2)

店铺空荡荡的,只有几面墙壁,张成瞧一眼就牵着马儿走了。

“我先去遛马,你婶子的馒头蒸好了,让我叫你俩去吃!”

这里靠近文庙,沿街的人家都将自家房子开了门市,营生也是五花八门,文房当然是主业,其他的像卖帽巾的,做浆洗的,干饭食的,也是不少,毕竟读书士子,也是要吃饭穿衣的。

张成家就开了一间饭铺,做不了席面,但龚氏的馒头做得还行,比不得南门口的福建人,也比不得彭记,胜在真材实料。

李步蟾当真去龚氏那里拿了几个馒头,龚氏死活不肯收钱,他也就生受了,跟蒋桂枝一人吃了两个,就捧着书卷,静候顾客上门。

没想到,人还刚坐下,还真就有人上门。

一人伸着脑袋往门里看了看,里头一桌一几,墙上挂着条幅,条幅下有一个五尺童子端坐读书。

李步蟾听到动静,放下书卷,起身将人请进来,见人须发斑白,“大叔想要写些什么?”

那人原本想走,李步蟾这般礼让,他倒是不好走了,后面蒋桂枝又赶紧上来奉茶,他越发抬不动脚了,挠挠头,讷讷地说道,“写封家书,小先生能否代劳?”

“哈哈,此事容易!”

李步蟾请他喝茶,展开信笺,一边磨墨一边问道,“大叔是想给何人寄信?”

“我家幺妹,”见李步蟾这般气定神闲的模样,来人也踏实了不少,便坐下来道,“她嫁在岳州府巴陵县,这两年没了消息,也不知情况如何……”

这人说话无甚条理,颠三倒四,听他絮叨着说完,李步蟾在心里捋了一遍,再询问了几句,点点头坐下来,抬笔就写。

不过片刻之间,来人捧着茶碗刚喝了几口,他的信便写好了。

“大叔,你喝茶听我给你念一遍,若有不对之处,你尽管说,我给你改过来。”

李步蟾吹了口气,拿起信笺,朗声读了起来。

“吾妹见字如面,山水相隔,音讯断绝,甚念甚念!前次听闻妹婿身染恶疾,愚兄既忧且虑,吾妹上伺翁姑,下抚弱子,如今又添重负,可能支否?恨不能肋生双翅……盼速回信,告知近况,若有难处,需知安化还有兄弟也!”

声情并茂地读完,李步蟾问道,“大叔,可有不对之处,需要修改吗?”

来人一拍大腿,眼眶泛红,鼻息都重了一些,“就是这个意思,比我自己说的还要清楚,小先生写得好!”

“谬赞了,你满意就好!”

李步蟾给信添上款识,又问清地址,写上信封。

来人接过书信,掏出一个小小的布袋,迟疑地问道,“小先生的润笔是怎么收的?”

李步蟾笑道,“承惠,二十文钱。”

这个价钱不便宜,顶工匠半天的工银,但读书人的事情,哪里有便宜的?

来人也不觉得贵,爽快地数了二十个铜钱出来,正想出门,李步蟾又唤道,“大叔,还请留步!”

来人回头,只见李步蟾笑容可掬地又数出十个铜钱,“小号刚刚开张,大叔是第一个关照的,这十文钱,请大叔吃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