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碗已经算出结果,而在座的户部略懂算珠算的官员还在巴拉着算盘珠,还在心里换算着铜钱兑换白银一石粮价....
一时间这些户部官员羞愧低头。
他们连一个孩童都比不上。
其实不能怪户部这些官员。
唐国随便一个孩童都能巴拉记下算盘珠。
因为唐国本身就是商业大国。
也正是因为唐国的原因,商人在九州的地位逐渐拔高。
而大奉还是以农为本。
这时,公输玉不自觉地瞥了一眼陈怀安。
看到陈怀安又只顾着低头吃水果。
她脸上立刻呈现得意的神采,心道:“果然如此,作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北凉世子,他总不能连珠算都会吧?”
公输玉的人自信又回来了。她看着陆锦泰:“昨日陛下拒绝卖粮,是因为我给出的价格太低。”
“但是大奉陛下也要考虑一点,我们唐国可是一次性购买三千石稻米和两千石谷粒。”
“你们大奉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大的粮草买卖吧?”
“至于买粮结账,我这次来只带了一百万两现银作为订金,剩余账银以我唐国国牍立字据。”
“九州共知。我唐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金银。唐国做生意从不赖账,这点信誉应该还是有的吧?”
“不知大奉陛下考虑得如何了?”
陆锦泰其实很为难。
大奉和唐国一直都有贸易往来。
应该说唐国与九州各朝都有生意往来。
所以大奉不能得罪唐国太狠。
但是很明显,唐国这次与魏国私下达成了合作。
从大奉买粮就是要帮魏国渡过粮食危机。
大奉可以不卖粮。
但是穷啊!
大奉已经陷入了财政赤字!
需要这笔卖粮收入付其他各州郡的军饷,更需要这笔白银去解决这些年因为和魏国打仗导致的连年税收过重的问题。
要不是大奉拥有得天独厚的肥沃农田以及存粮足够的优势,早已民声怨起了。
所以陆景泰急需这笔白银减免农税。
而且作为大奉的掌舵人,陆景泰需要未雨绸缪。
谁敢保证大奉会一直风调雨顺?
国库一直空虚,接下来的年头但凡有一次旱灾、涝灾、蝗灾,大奉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陆景泰下意识的目光看向陈怀安。
他立刻气不打一处来。
陈怀安竟然还在低头呼哧呼哧的吃喝着。
陆玄玑注意到陆锦泰的目光,她立刻抬脚踢踢陈怀安,“陈怀安,父皇要你过来出谋划策,是让你来吃吃喝喝吗?”
“不然呢?”
陈怀安揉揉鼻子:“父皇当众宣布定下你我的大婚之日,不就是盛情邀约我这个大奉的驸马前来临安殿吃好喝好?”
“你既然已是大奉驸马,你不能光吃喝你得解决问题。”
“啥问题?”
陈怀安撇嘴:“买卖是什么?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才成立。”
“既然价格不合适,不卖就得了呗。”
陈怀安和陆玄玑的对话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二皇子陆奕秦朝着陈怀安冷哼一声。
他认为陈怀安没有能力解决买粮问题。
是时候轮到自己出风头了。
郭有仁立刻急切的朝着二皇子疯狂使眼色。
他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