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
议事厅内。
苏毅正喜滋滋的听着许玉匠的汇报。
“大人。”许玉匠看着手里的木牌,“除了这些数目的粮食跟牲畜,还有两包矿石。”
“那矿石老奴检查了一下,正是铸造青铜器的关键配料。”
“这不正好。”苏毅拍掌,“运去工部,让那匠人给我弄出青铜来。”
“许老,这事还得你多上心。”
那冶铜匠是个半吊子。
有个老师傅指导,成功率肯定能高一些。
“大人不必多虑,老奴自会操心。”
“不!只是教会他们还不够。”苏毅投去期盼的目光,“不同材料的配比、怎么弄出来的硬、怎样弄出来的软,这些都要详细记录。”
“先让工部那边造个铜锅出来,记得不要往里头加其他东西,就用纯铜。”看着许玉匠退下的身影,苏毅又补充了一句。
“不知大人您要多大的?”
“就跟陶锅差不多就行。”
等许玉匠退下,等候在门外前来学习文字的人被放了进来。
苏毅揉了揉眉心,打起精神。
当先进来的是姚羽几人,她们每人抱着一块石板。
造纸术他已经吩咐匠人们揣摩,目前还没有头绪。
石板也挺好,可以一直重复使用。
“苏,鸾她问你什么时候有空,教教她用新乐器。”姚羽转述道。
看着妘鸾期待的神色,苏毅摇了摇头:“乐器虽然不同,但乐的道理没变。”
“只是形式不同,她就不会用了?”
“好了,人差不多了,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
妘鸾听罢姚羽的转述,整堂课都神游天外。
那新乐器她已经拨弄过一番,不同的丝线发出的声音不同,不就跟竹笛一个道理么?
神使说的没错!
一个曲子,如果能用笛子跟琴组合起来演奏……
妘鸾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立刻回去竹屋拨弄一番。
苏毅拿起手里的木棍、敲了敲姚翎的脑袋。
正在打瞌睡的姚翎立刻打起精神。
看到苏毅严肃的目光,姚翎忙摆出一副三好学生的模样。
只是没多久,她脑袋又开始一点一点。
和妍也不对劲。
往常学习认真的她,今夜不看竖立起来的泥板,却总在偷偷看他。
议事厅外。
看着燃起多个火把,亮堂堂的屋子。
屋内跪坐着不少人,嘴里不知道在嘟囔些什么。
和骏不由的看向身侧陪同的许玉匠。
这华夏族不会还保留着某些古怪的习俗吧?
许玉匠指了指立起来的大石板:“这是我们神使大人教族人学习文字呢!”
“文字?”和骏心惊。
这可是沟通神灵的工具。
“这是我们神使从天上所得!”看着对方的神色,许玉匠骄傲道,“字数比北方要多、可以表达的东西也更广。”
神使?
和骏觉得自己像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一样。
先前他本以为神使就跟神巫一般,现在看来两者并不相同。
“那这些人连衣都没有,怎么也能学习?”和骏不解的指着屋内的人。
许玉匠抚着胡须道:“文字沟通神明只是它最基本的作用,学习文字能记录经验、记录过去,让后人从中学习获得智慧。神使说这才是文字的大作用。”
又是一个让他咂舌的观念。
和骏识趣的闭上嘴没有再问。
两人离开议事厅,迎面看着走来的护卫队员。
领队举手敬礼,许玉匠拱手回应。
“您对这些战士倒是客气!”
“他们维护族内律法,肩负着保卫华夏族的使命。我们能安心的生活,全仰仗他们。不只是我,族人对他们都很客气!”许玉匠回忆起跟神使大人聊过的话,几乎一字不差的转述,“当有外族入侵,他们能舍生忘死的奉献生命,我们这些吃白饭的尊重他们,这不算什么。”
经常带兵的和骏知道什么战士最能打仗。
听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许玉匠见对方一直在想事情,索性把对方送回了住处。
回到屋子的和骏衣服也没脱,呆愣在椅子上思考着此番的所见所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