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书立说?”徐锋闻言,却是轻轻摇了摇头,淡然一笑,“那般太过费神,也未必赶趟。我说写个故事,便只是写个‘小’故事而已。”
他特意在“小”字上加重了语气,眼中却闪烁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光芒。
“小故事?”晋泉愈发不解,“徐兄,这……一个小故事,如何能解乡试保举之困?”
在他看来,若非鸿篇巨着,等闲话本传奇,恐怕难以达到那般效果。
徐锋环视众人,见他们皆是一脸困惑,也不再卖关子,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
“诸位可曾想过,有一只石猴,天生地养,拜师学艺,习得七十二变、筋斗云,大闹天宫,自封齐天大圣,何等快意恩仇?”
“又可曾想过,有一位心怀慈悲的僧人,奉旨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只为求取真经,普度众生?”
“途中,那桀骜不驯的猴王成了他的大徒弟,还有好吃懒做却也憨厚可爱的猪妖,以及沉默寡言、忠心耿耿的河怪,一同护送师父,斩妖除魔……”
徐锋声音平缓,却仿佛带着画面,一字一句,在众人心头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奇诡瑰丽的画卷。
石猴出世的惊奇,大闹天宫的恣意,西行路上的艰险,师徒四人的鲜明个性……
“嘶——”
包厢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众人脸上的困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骇然与震撼!
这……这当真只是个‘小故事’?
这般宏大的架构,这般离奇的想象,这般引人入胜的情节,简直闻所未闻!
“徐兄,你说的这……这‘齐天大圣’,后来如何了?他真的愿意护送那和尚去取经?”一位秀才已经迫不及待地追问,双眼放光。
“还有那猪妖,他为何好吃懒做?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另一人也忍不住插话。
徐锋微微一笑,继续抛出重磅炸弹:“譬如其中一难,唤作‘三打白骨精’。那白骨精三次变幻,离间师徒,唐僧人妖不辨,是非不明,屡次错怪悟空,甚至将其逐走。悟空纵有通天本事,却难抵师父凡胎肉眼,一片忠心,反遭误解……”
他将“三打白骨精”的精要情节娓娓道来,那其中的波折、悟空的委屈、唐僧的固执、白骨精的狡诈,听得众人时而扼腕,时而愤慨,时而又为悟空的忠勇而心潮澎湃。
“岂有此理!那唐僧也太糊涂了!”
“是啊!悟空一片赤诚,怎能如此对他!”
“徐兄,这故事……这故事与现实,似乎也有几分勾连啊!那‘白骨精’,不正如某些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么?而唐僧的‘人妖不辨’,又何尝不是警醒世人要擦亮眼睛,莫被表象迷惑?”一位年长些的秀才抚须沉吟,眼中异彩连连。
这哪里是什么“小故事”,分明是一部石破天惊的奇书!
众人议论纷纷,看向徐锋的目光,已经从钦佩转为了近乎崇拜。
“徐兄,你太谦虚了!这等故事,若能写成,必定名动天下,何止府城!”
“没错!单是这‘三打白骨精’一节,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若是完整的故事,那还了得?”
“徐兄,你准备如何写?可有什么需要我等效劳的?”
一时间,包厢内热情高涨,众人七嘴八舌,围绕着徐锋口中的《西游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先前对徐锋出身的些许芥蒂,早已被这惊世骇俗的故事冲得烟消云散。
晋泉在一旁看着,也是心头火热,跃跃欲试,几次想插话进去,讨论那“齐天大圣”的神通,或是那“猪八戒”的趣事,却发现自己竟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