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司马懿被张翼、廖化一阵乱杀打败后,独自骑马持枪,向密林方向逃去。张翼让部队停下,廖化继续追赶。眼看就要追上,司马懿急得绕树转圈。廖化一刀砍去,刀却砍在树上,等他拔出刀时,司马懿已逃出树林。廖化继续追赶,但不知司马懿去向,只在树林东边看到一个金盔。他把金盔捡起来挂在马上,继续向东追赶。其实,司马懿把金盔扔在林东,自己向西逃走了。廖化追了一段,没看到人影,只好从谷口出来,碰到了姜维,一起回营见孔明。张嶷已把木牛流马赶到营里,完成了任务,收到了一万多石粮食。廖化把金盔献上,被记为头等功。魏延心里很不高兴,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孔明装作没听见。司马懿逃回营寨,心里非常烦恼。突然,有使者送来诏书,说东吴分三路进攻,朝廷正在讨论派谁去抵抗,让司马懿等人坚守阵地,不要出战。司马懿接受命令,开始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坚守不出。
曹睿听说孙权分三路来犯,也分三路迎战:派刘劭救江夏,田豫救襄阳,自己和满宠率大军救合肥。满宠先到巢湖口,看到东岸战船无数,旌旗整齐。他进营禀告魏主:“吴军一定以为我们远道而来,不会防备。今晚可以乘虚袭击他们的水寨,肯定能大胜。”魏主说:“你说的正合我意。”于是派张球带五千兵,带着火具,从湖口进攻;满宠带五千兵,从东岸进攻。当晚二更时分,张球和满宠各带部队悄悄向湖口进发。快到水寨时,一起呐喊杀进去。吴兵慌乱,不战而逃。魏军放火,烧毁了吴军的战船、粮草和器械无数。诸葛瑾带着残兵逃到沔口。魏军大胜而归。第二天,哨兵把消息报告给陆逊。陆逊召集众将商议,说:“我应该写表奏报主公,请求解除新城之围,派兵切断魏军退路,我率众攻击其前。魏军首尾不能相顾,我们一举可破。”大家很佩服他的话。陆逊写好表章,派一个小校偷偷送往新城。小校被魏军抓住,送到曹睿那里。曹睿看了表章,叹道:“东吴陆逊真有妙算啊!”于是下令把吴兵囚禁起来,让刘劭防备孙权后续部队。诸葛瑾大败后,又赶上暑天,人马多生病。他写信给陆逊,想撤兵回国。陆逊看信后,对来人说:“拜上将军,我自有主意。”使者回去后,诸葛瑾问陆逊有什么举动。使者说:“只见陆将军督促众人在营外种豆菽,自己和诸将在辕门射戏。”诸葛瑾大惊,亲自去见陆逊,问他如何抵御曹睿亲率的强大军队。陆逊说:“我之前派人送表给主公,不料被敌人截获。计划泄露,魏军一定有了防备。与他们作战没有好处,不如撤退。我已经派人送表约主公慢慢撤兵。”诸葛瑾说:“都督既然这样想,就应该马上撤退,为何还要迟延?”陆逊说:“我们的军队要撤退,应该慢慢行动。如果现在就撤,魏军一定会乘机追赶,这是取败之道。你应先督船假装拒敌,我带人马向襄阳进发,迷惑敌人,然后慢慢撤回江东,魏军就不敢靠近了。”诸葛瑾依计而行,回营整顿船只,准备起行。陆逊整顿部队,宣扬声势,向襄阳进发。
早有细作报告魏主,说吴兵已有动作,需加防范。魏将都要求出战。魏主知道陆逊的才能,对众将说:“陆逊有谋略,可能在用诱敌之计。不可轻举妄动。”众将这才停止。几天后,哨兵报告:“东吴三路兵马都已撤退。”魏主不信,又派人探查,回报果然都撤了。魏主说:“陆逊用兵,不在孙武、吴起之下。东南地区难以平定。”于是命众将各守险要,自己率大军驻合肥,观察吴军动向。
孔明在祁山,想长期驻扎,于是让蜀兵和魏民一起种田,军民比例为一比二,并不侵犯魏民,魏民都安心乐业。司马师告诉父亲:“蜀兵抢了我们很多粮米,现在又和我民混杂在渭滨种田,这是长期打算。这真是国家的大患。父亲为何不和孔明约期大战一场,以决胜负?”司马懿说:“我奉旨坚守,不可轻动。”正说着,有人报魏延带着司马懿日前丢失的金盔来骂战。众将愤怒,都想出战。司马懿却笑着说:“圣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坚守为上。”众将依令不出。魏延骂了很久才回去。孔明见司马懿不出战,就密令马岱造木栅,在营中挖深沟,堆积柴火等引火物;山上举七星号带,晚上点七盏明灯,作为暗号。孔明附耳吩咐马岱:“可将葫芦谷后路堵住,埋伏兵力。若司马懿追来,任他入谷,就放火。”马岱受计而去。孔明又令魏延带五百兵挑战,只许诈败,把司马懿引入七星旗处。晚上则引向七灯处。魏延受计而去。孔明吩咐高翔:“你将木牛流马二三十分为一群,或者四五十分成一群,里面都装上粮食,在山路上行走。若魏兵抢去,就是他你的功劳。”高翔领计,驱赶木牛流马而去。孔明将祁山兵调去屯田,吩咐道:若是敌兵来战,只许诈败。若司马懿来,就合力攻渭南,断其退路。”孔明分拨完毕,亲自引一军到上方谷扎下营寨。
夏侯惠、夏侯和入营告诉司马懿:“蜀兵四散结营,各处屯田,打算长期驻扎。应趁现在除掉他们,否则让他们安居日久,就难以动摇了。”司马懿说:“这必是孔明之计。”二人说:“都督如此疑虑,敌人何时能灭?我兄弟二人愿奋力决一死战,报答国家。”司马懿让他们分头出战。二人各引五千兵而去。司马懿坐等消息。
却说夏侯惠、夏侯和分兵两路,正行时,见蜀兵驱赶木牛流马而来。二人一起杀过去,蜀兵大败,木牛流马都被魏兵抢去,送到司马懿营中。第二天又抢到人马百余,也送到大营。司马懿审问蜀兵,蜀兵说:“孔明料到都督坚守不出,让我们四散屯田,打算长期驻扎。没想到被擒。”司马懿放回所有蜀兵。夏侯和建议杀了他们,司马懿却说:“杀这些小卒无益。放回去,让他们说魏将宽厚仁慈,瓦解他们的斗志。这是吕蒙取荆州之计。”于是传令今后凡擒蜀兵,都要善待放回,并重赏有功将吏。众将听命而去。
却说孔明命高翔假意运粮,驱赶木牛流马在上方谷内往返。夏侯惠等人不时截杀,半月内连胜数阵。司马懿见蜀兵屡败,心中非常高兴。一日又擒蜀兵数十人。司马懿问他们孔明在哪里。蜀兵说:“在上方谷西十里扎下营寨。”司马懿详细问了情况,放走蜀兵,召集众将说:“孔明不在祁山,而在上方谷。你们明天一起攻祁山大寨,我来接应。”众将受命。司马师问父亲为何要攻后方。司马懿说:“祁山是蜀军根本,我攻祁山,各营必来救。我则取上方谷烧其粮草,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必大败。”司马师佩服。司马懿发兵,命张虎、乐綝各引五千兵在后接应。孔明在山上见魏兵三五成行,队伍混乱,料他们会来攻祁山,密令众将若司马懿来,就劫魏寨夺渭南。众将听命。魏兵奔祁山,蜀兵四下呐喊,虚作救应。司马懿见蜀兵救祁山,带二子和中军护卫杀向上方谷。魏延在谷口等司马懿,见魏兵杀来,大喝舞刀相迎。司马懿挺枪接战,三合后,魏延掉转马头就走。司马懿追去,魏延向七星旗处奔去。司马懿追到谷口,派人探查,回报谷内无伏兵,山上都是草房。司马懿料是积粮之所,驱兵入谷。忽见草房上都是干柴,魏延不见了。司马懿心疑,和二子说:“若有人截断谷口,会怎么样呢?”话音未落,山上火把丢下,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的火箭射下来,地雷一齐炸响,草房内干柴燃烧起来,火势刮杂,冲天而起。司马懿惊恐得手足无措,于是下马抱着两个儿子大哭说:“我们父子三人必定死在这里了!”正哭着,忽然狂风大作,黑气遮天,一声霹雳响,大雨倾盆而下。满谷的火都被浇灭了:地雷不再震动,火器也失效了。司马懿大喜说:“不在此时杀出去,还等什么!”于是带领士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綝也各自领兵前来接应。马岱因兵力太少,不敢追赶。司马懿父子与张虎、乐綝会合一处,一同回到渭南大寨,不料大寨已被蜀兵占领。郭淮、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交战。司马懿等人领兵杀到,蜀兵退去。司马懿烧断浮桥,占据北岸。
再说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说司马懿大败,失去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忙撤退时,四面蜀兵冲杀而来,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的无数,剩余的人逃过渭北逃生。诸葛亮在山上看见魏延引诱司马懿进入谷中,一时间火光冲天,心中非常高兴,以为司马懿这次必死无疑。不料天降大雨,火不能燃,哨马报告说司马懿父子都逃走了。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能强求啊!”
后世有人写诗感慨道:“山谷入口狂风大作,烈焰漫天飞舞,谁能料到突然有暴雨从青天而降。武侯的妙计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天下山河又怎会归属晋朝!”
却说司马懿在渭北寨内传令说:“渭南寨栅如今已失。将领们再有说要出战的斩。”众将听令,据守不出。郭淮入内报告说:“近日孔明引兵巡逻,必定会选地安营。”司马懿说:“孔明如果出武功,依山向东,我们都会陷入危险;如果出渭南,西至五丈原,才能平安无事。”派人去探查,回报果然驻扎在五丈原。司马懿用手拍额说:“这是大魏皇帝的洪福齐天啊!”于是命令诸将:“坚守不要出战,敌军久必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