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1 / 2)

且说刘备打算起兵向东征伐东吴,赵云劝谏道:“国家的仇敌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今曹丕篡夺了汉朝的皇位,神灵和百姓都极为愤怒。陛下您可以尽早谋取关中地区,把军队驻扎在渭河的上游,以此来讨伐叛逆的曹丕,那么关东地区的忠义之士,必定会带着粮食、骑着快马前来迎接陛下的王师;如果放下魏国不管而去讨伐东吴,一旦双方军队交战,战事又怎么能迅速结束呢?希望陛下能明察。”先主刘备说:“孙权杀害了我的弟弟;而且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这些人,我都对他们恨之入骨:吃他们的肉、灭他们的家族,才能洗雪我的仇恨!你为什么要阻拦我呢?”赵云说:“讨伐汉贼的仇恨,是国家大义;兄弟之间的仇恨,是私人恩怨。希望陛下能以天下大事为重。”先主刘备回答说:“我如果不为弟弟报仇,即使拥有万里江山,又有什么珍贵的呢?”于是不听从赵云的劝谏,下令起兵讨伐东吴;并且派遣使者前往五溪地区,向那里的少数民族借五万番兵,共同相互策应;一面又派人前往阆中,升迁张飞为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封为西乡侯,同时兼任阆中地区的最高长官。使者带着诏书出发了。

且说张飞在阆中,听说关羽被东吴杀害,从早到晚号啕痛哭,泪水浸湿了衣襟。众将领用酒来劝解他,张飞喝醉后,怒气更盛。无论是帐内帐外的人,只要有犯了过错的,就会被他用鞭子抽打;很多人都被鞭挞致死。他每天朝着南方咬牙切齿、怒目而视,心中充满仇恨,不停地放声痛哭。忽然有人报告说使者到了,张飞急忙把使者接入,打开诏书宣读。张飞接受了爵位,朝着北方拜谢完毕后,摆酒款待使者。张飞说:“我的兄长被害,这仇恨深似大海;朝廷中的大臣们,为什么不早点上奏起兵复仇呢?”使者说:“有很多人劝先主先灭掉魏国然后再讨伐东吴。”张飞生气地说:“这是什么话!以前我们三个人在桃园结义,发誓同生共死;如今不幸二哥半途去世,我怎么能独自享受富贵呢!我要当面去见天子,愿意作为前部先锋,戴着孝去讨伐东吴,生擒逆贼,祭祀告慰二哥,来践行我们以前的盟誓!”说完,就和使者一起前往成都。

且说先主每天亲自到教场操练军队,确定了出兵的日期,准备御驾亲征。于是公卿大臣们都到丞相府去见诸葛亮,说:“如今天子刚刚登上皇位,就亲自统帅军队,这不是重视国家社稷的做法啊。丞相您担任着重要的职务,为什么不加以规劝呢?”诸葛亮说:“我苦苦劝谏了好几次,陛下只是不听。今天你们大家跟我一起到教场去劝谏吧。”于是诸葛亮带领百官来向先主上奏说:“陛下刚刚登上皇位,如果想要向北讨伐汉贼,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那才可以亲自统帅六军;如果只是想要讨伐东吴,任命一位上将统帅军队去讨伐就可以了,何必让陛下您亲自劳累呢?”先主看到诸葛亮苦苦劝谏,心里稍微有所动摇。忽然有人报告说张飞来了,先主急忙召见他。张飞来到演武厅,拜伏在地上,抱住先主的脚痛哭。先主也哭了起来。张飞说:“陛下如今做了皇帝,早就忘了桃园结义时的誓言了!二哥的仇恨,为什么不报仇呢?”先主说:“很多大臣都劝谏阻拦,我没敢轻易行动。”张飞说:“其他人哪里知道我们昔日的盟誓呢?如果陛下不去,我就豁出这条命去为二哥报仇!如果不能报仇,我宁愿死也不见陛下了!”先主说:“我和你一起去:你率领你本部的兵马从阆州出发,我统帅精兵在江州会合,一起讨伐东吴,来洗雪这仇恨!”张飞临行前,先主嘱咐他说:“我向来知道你酒后容易暴怒,鞭打那些年轻的士兵,然后又让他们留在你身边:这是给自己招来灾祸的做法啊。今后一定要宽容一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张飞拜别后离去。

第二天,先主整顿兵马准备出发。学士秦宓上奏说:“陛下舍弃尊贵的皇帝身份,而去为了私人的情义冒险,这是古人所不采取的做法。希望陛下能考虑一下。”先主说:“关羽和我,就像一个整体一样。大义还在,怎么能忘记呢?”秦宓趴在地上不肯起来,说:“陛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话,我实在担心会有闪失。”先主大怒说:“我想要起兵,你为什么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喝令武士把秦宓推出去斩首,秦宓面不改色,回头看着先主笑着说:“我死了没有什么遗憾的,只是可惜这刚刚开创的基业,又要被颠覆了啊!”众大臣都为秦宓求情。先主说:“暂且把他关起来,等我报仇回来再处置。”诸葛亮听说后,立刻上奏表救秦宓。奏表的大概内容是:“臣诸葛亮等人私下认为,东吴的贼人施展奸诈诡谲的计谋,导致荆州有了覆灭的灾祸;将星在斗牛星宿的区域陨落,如同楚国之地的天柱折断:这种悲痛之情,实在是不能忘记。但要想到,夺走汉朝皇位的人,罪责在于曹操;而改变刘氏国运的过错,并非孙权。臣私下认为,如果能除掉魏贼,那么东吴自然会归服。希望陛下能采纳秦宓的肺腑之言,来休养士卒的力量,另外再制定好的计划,那么国家社稷就幸运了!天下也就幸运了!”先主看完后,把奏表扔在地上说:“我的心意已经决定了,不要再有人来劝谏了!”于是命令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镇守两川地区;骠骑将军马超和他的弟弟马岱,协助镇北将军魏延镇守汉中,来抵挡魏国的军队;虎威将军赵云作为后援,同时监督粮草;黄权、程畿担任参谋;马良、陈震掌管文书;黄忠作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作为副将;傅彤、张翼作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作为合后部队。蜀汉的将领几百人,以及五溪地区的少数民族将领等人,总共七十五万兵马,选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兵。

且说张飞回到阆中,向军中下令:限三天之内制作好白旗白甲,全军将士都要戴孝去讨伐东吴。第二天,帐下的两名末将范疆、张达,进入帐中禀告说:“白旗白甲,一时间没办法准备好,必须要宽限一些时间才行。”张飞大怒说:“我急切地想要报仇,恨不得明天就到逆贼的境地,你们怎么敢违抗我的将令!”喝令武士把他们绑在树上,每人鞭打脊背五十下。鞭打完毕后,用手指着他们说:“明天都必须准备齐全!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了你们两个人来示众!”把两人打得满口流血。两人回到营中商议,范疆说:“今天受了这样的刑罚,让我们怎么能办得到呢?他的性情暴烈如火,倘若明天还不完备,你我都得被杀掉了!”张达说:“与其被他杀,不如我们杀了他。”范疆说:“可是没办法接近他啊。”张达说:“我们两个人如果不该死,那么他就会醉倒在床上;如果该死,那么他就不会喝醉。”两人商量好了。

且说张飞在帐中,精神恍惚,举止行动都迷迷糊糊的,于是问部将说:“我现在心惊肉跳,坐卧不安,这是什么意思呢?”部将回答说:“这是您思念关羽,才导致这样的。”张飞让人拿酒来,和部将一起喝,不知不觉喝得大醉,躺在帐中。范疆、张达这两个贼人,探听到了消息,在初更时分,各自藏着短刀,偷偷地进入帐中,谎称有机密重要的事情要禀报,一直走到床前。原来张飞每次睡觉都不闭眼;当夜他睡在帐中,两个贼人看到他胡须竖起、眼睛张开,本来不敢动手。因为听到他鼾声如雷,才敢靠近,用短刀刺入张飞的腹部。张飞大叫一声就死了。当时他五十五岁。

后人有一首诗发出这样的感慨:“曾经听说在安喜县的时候,他鞭打了那作威作福的督邮;奋勇地扫平了黄巾军,一心辅佐着汉朝。在虎牢关前,他的勇猛声名率先远扬震动;在长坂桥边,他怒声一喝吓退了曹军,那气势仿佛让河水都为之倒流。他深明大义释放了严颜,从而安定了蜀地的局势;凭借着智谋打败了张合,为平定中州立下功劳。可惜去讨伐东吴的大业还没有成功,自己却先不幸死去了。如今,秋草年复一年地在阆中那片土地上生长着,仿佛也在为他的离世而留下了无尽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