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漠北决战(2 / 2)

第三日黎明,斥候发现了一处刚熄灭的营火。常威俯身捻起一撮灰烬,内力透入,竟在脑海中重现了昨夜的情景——成吉思汗就坐在这个位置,与部下商议路线。

\"他们要去斡难河。\"常威断言,\"那是蒙古人的发源地。\"

黄蓉通过飞鸽传来的密信证实了这一点:\"据六扇门密探报,斡难河畔有座祭坛,传说能召唤'长生天'的力量。\"

第五日,一场罕见的沙暴延缓了追击速度。当武朝骑兵冲出沙暴时,眼前景象令所有人震撼——斡难河畔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制祭坛,坛上站着身披萨满服饰的成吉思汗,周围跪满了蒙古贵族。

\"常威!\"老汗王的声音在戈壁上回荡,\"今日就让你见识真正的长生天之力!\"

祭坛突然亮起血光,血光中好像有一只恶魔正在觉醒,与此同时成吉思汗的身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年轻起来。更可怕的是,天空中的云层开始旋转,形成一个直径数里的巨大漩涡。

\"陛下小心!\"郭靖惊呼,\"这是蒙古秘传的血祭大法!\"

常威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诸天鉴。镜面在血光映照下,浮现出一篇从未见过的功法——《造化夺天术》。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飞身跃向祭坛。

祭坛上,重返壮年的成吉思汗手持弯刀劈来。这一刀蕴含了长生天的力量,刀锋所过之处,感觉周围空间都出现细微裂痕。

常威不闪不避,右掌赤红如烙铁,硬接这一刀。

\"铛!\"

金铁交鸣声响彻四野。弯刀应声而断,常威的掌心却只留下一道白痕。

\"不可能!\"成吉思汗瞪大眼睛,\"这是长生天赐福的...\"

\"区区伪神,也配称天?\"常威双掌合十,体内先天造化功全力运转。祭坛上的血光竟被他生生抽离,在掌心凝聚成一颗跳动的血珠。

成吉思汗惊恐地发现,自己刚恢复的青春正在飞速流逝。皱纹重新爬上额头,头发再次变得花白。

\"不!长生天不会抛弃它的子民!\"

常威将血珠抛向空中,劈天神掌第九式\"天崩\"悍然出手。血珠在掌力冲击下轰然炸裂,化作漫天血雨。更惊人的是,天空中的云涡也被这一掌震散,不过云涡散去之前,常威貌似听见了一声冷笑,但是又好似没听到,感觉好像出现了幻觉。不过常威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当务之急应该是先杀了成吉思汗,再毁了祭坛。

\"这一掌,为西夏百万冤魂。\"

\"这一掌,为中原千万黎民。\"

\"这一掌,为天下苍生!\"

三掌过后,祭坛崩塌。成吉思汗倒在废墟中,胸口凹陷,眼神却依然凶狠:\"蒙古...不会灭亡...我的子孙...\"

常威俯视着这位曾经让半个世界颤抖的征服者,缓缓抬起手掌:\"你的子孙若敢南下,武朝的铁骑必当踏平漠北!\"

最后一掌落下,斡难河水为之倒流。当常威转身离去时,身后的祭坛已化为齑粉,随风飘散在茫茫戈壁。

开元五年秋,武朝大军凯旋而归。北京城外三十里,黄蓉抱着小太子,率领文武百官相迎。

常威一骑当先,手中持着成吉思汗的苏鲁锭长矛。当他将这件战利品插在德胜门前时,全城百姓齐声高呼\"万岁\"。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常威连发十道圣旨:设漠北都护府,驻军十万,修建贯通南北的驰道,开放边境互市........

退朝后,常威抱着长大不少的小太子,与黄蓉并肩站在皇宫最高处。北方的天空湛蓝如洗,再无狼烟。

\"夫君,接下来...\"

常威握住妻子的手:\"该让百姓过几天安稳日子了。\"

小太子突然咯咯笑着,小手抓住父亲的手指。奇异的是,他掌心浮现出淡淡的赤金纹路,与常威的劈天神掌如出一辙。

黄蓉与常威相视一笑。这个新生不久的王朝,正如东方初升的朝阳,即将照亮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