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武朝开国(2 / 2)

常威却摇头:\"利器虽好,终需人来使。\"他转向身旁的锦衣卫指挥使,\"传旨,即日起在全国设立武学堂,凡十岁以上男童,必须习武强身!\"

与此同时,六扇门的密探已渗透江湖各派。净缘和尚带着《九阴真经》残卷上少林,换来了七十二绝技的修炼之法;郭靖远赴西域,寻求对抗蒙古铁骑的良策;就连黄药师也放下身段,在桃花岛开设水师学堂。

开元二年春,太医令战战兢兢地跪在御前:\"恭喜陛下,皇后娘娘有喜了!\"

常威手中的朱笔啪嗒落地。他身形一闪,已来到后宫。黄蓉正在翻阅奏章,见丈夫突然出现,莞尔一笑:\"陛下怎么...\"

话未说完,已被常威拦腰抱起,在寝宫内转了三个圈。宫女们掩口轻笑,识趣地退下。

\"蓉儿,我们要有孩子了。\"常威轻抚妻子尚且平坦的小腹,内力透体而入,小心探查着那个刚刚萌芽的生命。

黄蓉靠在他怀中,忽然轻声道:\"我梦见一条赤蛟和一只彩凤在云中嬉戏...\"

常威若有所思:\"或许该准备迁都了。\"

开元三年夏,十万工匠齐聚燕京。这座曾经的金国陪都,如今成了武朝的新都城。常威站在未央宫旧址上,看着图纸上宏伟的皇城设计。

\"陛下,燕京地处北方,是否...\"工部尚书欲言又止。

常威指向北方:\"蒙古铁骑才是心腹大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黄蓉挺着孕肚走来,手中把玩着一个精巧的模型:\"这是臣妾设计的新皇城,暗合九宫八卦之数,可防刺客入侵。\"

一年后,规模宏大的燕京皇城竣工。常威携文武百官正式迁都,改燕京为\"北京\",寓\"北方靖平\"之意。

迁都大典上,已能蹒跚走路的小太子常昊成为焦点。这孩子天生异象,左臂有蛟龙胎记,右臂有凤凰纹路。当他好奇地去抓传国玉玺时,诸天鉴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与小太子的笑声遥相呼应。

\"天佑武朝!\"百官齐声高呼。

常威立于九龙阶上,俯瞰新都。远处的校场上,新式火器正在演练;武学堂中,少年们挥汗如雨;更远处,通往江南的运河已开始挖掘...

黄蓉轻挽丈夫手臂:\"在想什么?\"

常威握住她的柔荑:\"在想我们的孩子,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天下。\"

夜幕降临,新皇宫的灯火如星辰般璀璨。而在更北方的草原上,蒙古铁骑正在集结。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向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