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步法精妙,如同游龙惊鸿,手中长枪使得更是出神入化。
那些守城的曹军士卒,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往往是眼前寒光一闪,咽喉或者胸口便已中招。
顷刻之间,他右侧的数名守城士卒,便已尽数倒在了血泊之中!
而直到此刻,左侧那名最先被赵云用投枪扎穿胸膛的曹军士卒,才刚刚发出一声短促的闷哼,身体晃了两晃,重重地栽倒在地。
他身旁的同伴,终于察觉到了这边的异状,脸上露出惊骇欲绝的神情。
然而,不等他发出任何声音,赵云的身影已经如同跗骨之蛆般,返身杀了回来!
但终究还是因为距离稍远了一些,给了那名士卒一丝喘息之机。
他用尽全身力气,声嘶力竭地吼出了一声:“敌袭——!城头有内应——!”
这一声凄厉的呼喊,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惊动了整个东城墙的守军!
“当!当!当!”
急促而刺耳的鸣金之声,很快便在城头之上炸响,透过死寂的夜空,迅速传遍了整个莒阳城。
原本已经陷入一片寂静的莒阳城,仿佛一头被惊醒的猛兽,瞬间苏醒了过来。
无数的灯火在城内各处接连亮起,驻扎在城内的预备部队也以最快的速度被调动起来,正朝着城墙的方向急速赶来。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城墙之外,那片被火光映照得明明暗暗的交界地带,忽然涌出了一大片黑压压的人影!
正是衔尾追来的刘备军!
他们此刻距离城墙已不足五十步!
这点距离,对于训练有素的士卒而言,几乎是眨眼即至!
而城墙之上,因为赵云这突如其来的发难,守城的曹军士卒虽然勉强发出了示警,却已然陷入了一片混乱,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箭雨,去阻击城下那些即将兵临城下的敌人。
所谓灯下黑。
由于人的视线更容易被光亮之处所吸引,反而会导致对光亮边缘那些相对黑暗区域的忽略。
刘备军的士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悄无声息地摸到了靠近城墙外围的阴影之中。
直到他们发起冲锋的那一刻,城头上的守城士卒,竟无一人提前发现他们的踪迹。
但赵云却发现了。
他的目力远胜常人,早在那些刘备军士卒尚处于更远处的黑暗之中,小心翼翼地向着城墙方向摸索而来的时候,赵云便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
为了更好地策应主公大军的行动,赵云当机立断,选择了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抢先发难!
不过片刻功夫,这段城墙之上的守城士卒,便已被他尽数解决。
只是,城墙之下,靠近城内的一侧,此刻的形势究竟如何,赵云却还不得而知。
刘备军的士卒转瞬之间便已冲至城下。
数十具早已准备好的钩索呼啸着飞上半空,牢牢地搭在了城墙的垛口之上。
紧接着,一架架简陋却实用的云梯,也被迅速地架设起来。
无数刘备军的士卒,如同潮水一般,顺着云梯与绳索,奋不顾身地向上攀爬,如蚁附膻,悍不畏死。
其中,有两道身影,动作尤为迅猛矫健。
他们几乎是踩着云梯的边缘,几个起落之间,便已经率先登上了城头!
当先一人,豹头环眼,手持一杆丈八蛇矛,威风凛凛,煞气腾腾,不是张飞是谁?
紧随其后那人,面如重枣,长髯垂胸,手中一柄青龙偃月刀寒光闪烁,正是关羽!
赵云见到二人,心中一喜,快步迎了上去。
他指了指倒在墙角,尚在昏迷之中的王海,低声说道:“此人被我出其不意打晕,尚不知晓我的真实身份。二位将军可以将他俘虏,而后不妨向他透露一些似是而非的假消息,再设法让他逃脱回报。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关羽丹凤眼微微一眯,瞥了一眼地上人事不省的王海,缓缓点了点头。
“子龙此计甚善!”
张飞则是个急性子,他那双豹眼在城头之上一扫,见再无曹军抵抗,便哈哈大笑道:“子龙,就数你小子鬼点子多!”
“既然咱们已经夺下了这段城头,便该赶紧杀下去,抢占城门,接应主公大军入城才是正经!”
赵云却伸手拦住了他,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三爷稍安勿躁,不必急于一时。”
“想必此刻城内的曹军,也该知道城头失守的消息了,很快便会派遣人马前来查看虚实。二爷、三爷不妨在此处稍作拖延,不必急着向下猛攻。”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我总觉得,我还能趁着这城中大乱的机会,再去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张飞闻言,不由得一愣,好奇地问道:
“子龙,这莒阳城眼看便是我等的囊中之物了,你还想去做什么?”
赵云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目光投向城内某个方向,眼神变得有些幽深。
“自然是……去找于禁了。”
(第九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