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董卓回京(1 / 2)

两日后,长安城那巍峨厚重的轮廓,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缓缓出现在地平线上。

风沙卷起尘土,带着一股沉闷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

赵云已换上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原本俊朗的面容用些许尘灰稍作涂抹,刻意收敛了那份逼人的英气,混在人群中,只像个寻常赶路的百姓。

他牵着玉兰白龙驹,马儿神骏的毛色也被泥水巧妙地遮掩,变得毫不起眼。

他随着缓慢移动的队伍,走向那高耸的城门。

城门口,气氛凝重得如同绷紧的弓弦。

甲胄鲜明的士兵排成数列,冰冷的铁甲在日光下反射着寒芒,他们手按在刀柄上,腰间的环首刀似乎随时可能出鞘。

眼神锐利如鹰隼,警惕地扫过每一个试图进城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细节。

盘查异常森严,甚至有些粗暴。

不时有士兵厉声呵斥,将某个看起来稍有迟疑的路人拉到一旁,仔细盘问。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

赵云垂下眼睑,神色平静地递上早已准备好的、虚构来历的路引文书。

守门的军官粗略扫了一眼,又冷冷地上下打量了他几遍,才不耐烦地挥手放行。

顺利入城。

可踏入城门的那一刻,赵云的心却骤然向下一沉。

这座昔日繁华的帝都,此刻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死寂。

街道上行人并不少,但与他想象中的车水马龙、喧嚣热闹截然不同。

大多数人行色匆匆,低着头,脚步急促,仿佛身后有无形的猛兽在追赶。

他们的眉宇间,笼罩着难以掩饰的忧虑与惶恐,眼神闪烁,不敢与人对视。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很快发现,几处主要的城门似乎都加强了兵力。

他特意绕到另一处城门附近观察,只见出城的通道被沉重的栅栏彻底封锁,重兵把守,只许人进,不许人出。

有几个想要出城的人被士兵呵斥着推搡回来,脸上写满了绝望。

长安,竟然成了一座巨大的囚笼。

四面围城,插翅难飞。

必有惊天大事将要发生,或者正在酝酿。

这个念头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上了赵云的心头。

他寻了一家位于偏僻巷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客栈住下,仔细叮嘱店小二照料好“驽马”,多给了几文赏钱。

随后,他便换了身更不起眼的衣服,走上街头。

他去了几处茶肆酒馆,这些地方通常是消息最灵通的所在。

然而,两天下来,他几乎一无所获。

茶馆里,人们围坐着,却大多沉默。

偶有低语,声音也压得极低,如同蚊蚋嗡鸣。

一旦察觉到他这个陌生面孔靠近,或者稍作停留,那些低语便会立刻停止。

随之而来的是警惕、审视,甚至带着几分敌视的目光。

整个长安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厚重的阴云笼罩,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人们对某些潜在的话题讳莫如深,仿佛那是什么禁忌的咒语,一旦提起便会招来灾祸。

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最是磨人。

赵云只能强自按捺住内心的焦躁,选择在客栈中蛰伏等待。

时机未至,冲动只会暴露自己,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他每日待在简陋的客房中。

除了默默呼吸吐纳,调息恢复连日奔波损耗的精力,便是反复在心中拆解、演练着师伯李彦临终前传授的“七探盘蛇枪”每一式精要。

那诡异刁钻,于绝境中寻求一线生机的枪意,与他原本大开大合、灵动迅猛的“百鸟朝凤枪”截然不同,却又隐隐可以互补。

同时,吕布那霸道绝伦,仿佛要撕裂苍穹的“天龙戟法”的影子,也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一遍遍模拟着与之对敌的场景,寻找着可能存在的破绽。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面对吕布那样的绝世凶神,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

时间,就在这压抑的等待与无声的演练中,一分一秒地悄然流逝。

客栈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再由暗转明,循环往复。

转眼便是第三日。

农历四月,辛巳。

这一天清晨,天色才刚刚蒙蒙亮,东方才露出一抹鱼肚白。

一阵不同于前两日的喧嚣声浪,如同潮水般猛地从窗外涌了进来,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

吵闹声,呼喊声,急促的脚步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越来越响,仿佛整条街道都活了过来。

赵云心头猛地一动,霍然睁开双眼,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迅速起身,来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向下望去。

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便微微一缩。

只见客栈下方原本还算空旷的街道上,不知何时已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看不到尽头。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各色衣服的百姓,仿佛全城的居民都在这一刻涌了出来。

他们脸上带着一种混杂着畏惧、好奇,甚至是一丝病态兴奋的神情,朝着一个方向——城中心那条最宽阔的主干道汇聚而去。

人潮如同蚁群般涌动,摩肩接踵,互相推搡着,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赵云立刻转身下楼,动作迅捷无声,悄无声息地汇入了客栈外那汹涌的人流之中。

他随着人潮缓慢向前移动,身形如同水中的游鱼,巧妙地避开拥挤,同时竖起耳朵,仔细倾听着周围断断续续的议论声。

“快点快点!听说太师今天从郿坞回来了!”

一个尖细的声音喊道。

“是啊是啊!去晚了就占不到好位置看热闹了!”

另一个声音附和着,带着几分急切。

“太师回京,这排场肯定小不了!”

断断续续的交谈,如同细碎的石子投入水中,在赵云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太师?

董卓!

赵云心中剧震,一股彻骨的寒意瞬间从脚底升起,直冲头顶。

怪不得!

怪不得这几日长安城戒备森严,只进不出!

原来是这个祸国殃民的国贼要回来了!

他不再犹豫,加快了脚步,凭借着远超常人的身手,在拥挤不堪的人群中灵活地穿梭。

很快,他便挤到了主干道旁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视野顿时开阔起来。

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从远处巍峨的城门方向,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的皇城朱红宫墙脚下,这条象征着帝国威严的宽阔御道两侧,密密麻麻站满了士兵。

他们手持长戟,身披厚重的黑色或暗红色铁甲,甲胄在晨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这些士兵个个身形彪悍,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如刀,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铁血煞气与压迫感。

赵云只扫了一眼,便能从他们那沉稳如山的站姿、均匀深沉的呼吸节奏,以及手臂、脖颈处虬结的肌肉轮廓判断出,这些人绝非寻常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