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最会拍马屁的诗(1 / 2)

张径香要走了,和郑太监一起走,在陈家湾的一处码头船准备要开,师徒二人依依惜别,在做告别。

“泽阶为师在京师等你,我相信你能做到。”张径香牵着林泽阶的手温柔说道。

林泽阶仰起脸,忧伤中带着倔强:“先生,科举的路极为艰辛,学生能保证自己遇挫不退,一如既往的努力,能不能考上只能是看命运安排。”

他不敢保证一定能考上,多少才子在科考上折戟沉沙,何况自己并不是才子,唯一能做就是努力。

张径香走过笠科举路知道很难,鼓励着:“泽阶,你看我们的影子蹦跳追逐,短的是你此刻的成长,长的是你未来的旅程 ,为师相信你能鹏程万里,考中进士。好了别悲伤,你老师我是升官,前途大好,你有没有歌曲送给我呀!”

“先生学生此时唱不出来。”林泽阶脸上满是不舍。

张径香有些失望,没有表示什么,语语中有遗憾:“那行吧!你长大一点来看我,我们师徒终会相见。”

林泽阶不想让张径香失望,“先生,您教我八股文章,要赋能赋,要诗能诗,学生作诗一道送给您,您可要一直记得我。”

无论离别还是送别的人,都在等着这对师徒告别,都竖起耳朵来听林泽阶这个神童会作出什么诗来。

郑太监已经拿出笔来记,他这次来传旨,负有使命,代天子好好看这位对大周朝做出巨大功绩的神童。

如果不是太小,皇帝想把他带回皇宫看一看。

“你是我的第一个学生,唯一亲自己教授的学生,和我的儿子一样,怎么会忘记你呢?”张径香轻刮下林泽阶的鼻子,“什么诗我听听?”

林泽阶正了下衣衫,用平常的语调念道:“《记求学张温岭居士》——读破万卷授书册,行径九州归桃李;万人从中一握手,使我衣袖十年香。”

张径香默念几遍脸现惊喜,林泽阶这孩子有心,这首诗他的名字和号都镶进去。

前两句用语不算特别的规范,但后两句: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十年香,一定会成为经典,并成为教育界的佳话。

不只张径香在品味,刘财主,郑太监,钟县令都在羡慕,有这一首诗张径香到哪都会被人称赞。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十年香,好会拍马屁。

张径香沉吟下提议着。“泽阶,前一句书册改为青卷,取自抱《抱朴子》青灯黄卷的简称;第二句桃李改成杏坛会不会更好,杏坛取自于《庄子·渔父》像征教育圣地,会不会更贴合?用典后雅俗兼具。”

林泽阶默念:读破万卷授青简,行径九州归杏坛;万人从中一握手,使我衣袖十年香。

读起来更对仗,称赞道:“先生您把典故融入诗句自带故事,扩充了内容学生所不及。”

张径香摇头不敢居功:“后面两句才是经典亮眼金句,为师不过是锦上添花,有这两句为师在士林算是名师了。”

刘财主极羡慕催促:“好了,行船挑好的吉时已快到,不要耽搁,敬辉该走了,一路要早赶路早休息,不要贪路程,你啊收个学生都能让你留名,真是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