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紫微降世(1 / 2)

漠北的风雪裹挟着血腥气,席卷过瓦剌王庭的金帐。

常威披着白狐大氅,指尖轻抚帐中悬挂的羊皮地图。

他的指甲在\"鞑靼部\"三个字上轻轻一划,帐外立即传来凄厉的惨叫——那是部落首领被归海一刀活剥人皮的动静。

\"庄主。\"上官海棠手捧鎏金铜盆跪在案前,盆中漂浮着七颗人头,\"也先的七个儿子都已处理干净,按您吩咐留了最年幼的当傀儡。\"

常威指尖蘸了蘸盆中血水,在也先大汗的头颅眉心画了道符咒。那头颅突然睁开双眼,嘴唇开合间发出苍老的声音:\"燕王...不得好死...\"

\"大汗错了。\"常威轻笑,将头颅转向帐外,\"是你们瓦剌先犯边,本王才不得不...平叛。\"

帐帘掀开,段天涯押着个蒙古少年进来。少年腰间挂着黄金铸造的狼头令牌,正是瓦剌部世代相传的可汗信物。

\"脱脱不花。\"常威用染血的手指抬起少年下巴,\"想为你父兄报仇吗?\"

少年浑身颤抖,却倔强地昂起头:\"长生天会惩罚你!\"

\"说得好。\"常威突然将也先的头颅塞进少年怀里,\"那就带着你父王的首级,去告诉鞑靼部——瓦剌王庭的金库,现在堆满了大明运来的精铁和火药。\"

当夜,鞑靼骑兵突袭瓦剌王庭。他们在金帐中发现了十二车精铁兵器,以及三十箱贴着\"大明工部监制\"的火药。

混战中,脱脱不花\"意外\"被流矢射穿咽喉,他临死前死死攥着的,正是半块染血的燕王令旗。

......

紫禁城的早朝被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打断。

\"报——瓦剌内乱,鞑靼部劫掠大明边镇!\"传令兵浑身是血地扑倒在金銮殿上,\"大同总兵请求援军!\"

朱见深吓得打翻了茶盏,龙袍上沾满褐色茶渍。他下意识望向丹陛下方的常威,却见这位燕王正把玩着一枚青铜虎符,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陛下勿忧。\"常威突然出列,蟒袍上的四爪金龙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臣愿亲率边军平叛。\"

内阁首辅急忙劝阻:\"燕王殿下,边关苦寒...\"

\"阁老莫非忘了?\"常威袖中滑出一封密信,\"三日前工部刚往大同运了二十万石粮草。\"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瘫软的传令兵,\"恰好够十万大军吃三个月。\"

朝堂霎时死寂。那批粮草明明是秘密调拨,连户部尚书都不知具体数目!

当常威的帅旗插上大同城头时,漠北正在上演诡异的一幕——鞑靼骑兵每次冲锋,都会\"恰好\"撞上明军的薄弱环节;瓦剌残部每次突围,总会\"意外\"发现无人防守的缺口。

更离奇的是,两部落的斥候总能截获对方\"勾结明军\"的密信。

\"庄主,这是今日第三十七封假密信。\"上官海棠跪在军帐中,面前堆着各式各样的蜡丸、竹筒,\"按您吩咐,每封都盖了鞑靼王和瓦剌太后的私印。\"

常威正在擦拭一柄黄金短刀——那是从脱脱不花尸体上搜出的可汗信物。刀刃沾了特制药水后,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蒙古文字。

\"传令。\"他突然割破手指,将血滴在刀身,\"明日放鞑靼部过黑水河,等他们与瓦剌残部会师再...\"刀尖轻轻划过沙盘上的木雕骑兵,\"火烧连营。\"

是夜,黑水河畔的芦苇荡突然燃起滔天大火。

两万蒙古精锐在睡梦中被烧成焦炭,而明军大营却飘起庆功的炊烟。

火光中,归海一刀提着鞑靼王的首级归来,那头颅的嘴巴被粗线缝成微笑的弧度。

\"挂到旗杆上。\"常威蘸血在头颅额头写下\"天命\"二字,\"让草原各部都看看,违逆天意的下场。\"

......

紫禁城的捷报与灾报同时送达。

\"燕王殿下平定漠北!\"传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奉天殿回荡,\"然山西大旱,河南蝗灾,湖广地动...\"

朱见深蜷缩在龙椅上,龙袍下摆已经尿湿。

他惊恐地发现,每当太监念出一处灾情,常威眼中的金芒就盛一分。最后说到\"泰山崩裂,现古碑\"时,燕王袖中竟传出龙吟般的剑鸣!

\"陛下。\"常威突然上前,吓得小皇帝从龙椅上滚落,\"泰山古碑现世,此乃天意。臣请亲往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