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气化三清(1 / 2)

段誉离开后,常威又再次宣布闭关参悟武学,玄真观大小事情交由游坦之和王语嫣打理。

玄真观后山的密室中,常威盘膝而坐,周身环绕着淡淡的金色光晕。

密室四壁镶嵌着夜明珠,柔和的光芒映照在青石地面上,勾勒出一道道神秘的纹路。

这些纹路是他闭关前亲手刻下的聚灵阵,此刻正散发着微弱的荧光,将方圆百里的天地元气源源不断地汇聚于此。

他掌心托着一枚流光溢彩的玉符,正是从逍遥子身上所得。

玉符表面镌刻着繁复的云纹,内里似有星河流转,在昏暗的密室中散发着柔和的青光。那光芒忽明忽暗,如同呼吸般有节奏地律动着。

\"诸天鉴,解析此物。\"常威心念一动,怀中的铜镜悬浮而起。镜面泛起青光,将玉符笼罩其中。镜中文字如蝌蚪般游动,最终汇聚成一段古老箴言:

\"太清一气,化三清相。神与道合,形与天同。\"

紧接着,无数玄奥的符文自玉符中涌出,如洪流般灌入常威眉心。

他浑身一震,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无数画面:一位落魄书生在荒山破庙避雨,偶然从神像底座发现这枚玉符;书生日夜揣摩,从中悟出北冥神功的吞噬之道。

三十年后,他已是一派宗师,却始终无法参透玉符最深层的奥秘...

\"原来如此。\"常威睁开双眼,眸中精光闪烁,\"这竟是太清兜率符!\"

密室内的空气突然变得粘稠起来,仿佛凝固了一般。常威深吸一口气,将玉符贴在眉心。刹那间,他感觉自己被拉入一个奇异的空间。

云雾缭绕间,一座巍峨宫殿悬浮于九天之上。殿前匾额上书\"兜率宫\"三个古朴大字,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无上道韵。殿门两侧,一副对联熠熠生辉:

\"道贯三才成一气,法周沙界统三元。\"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端坐云床,手持拂尘,正在讲经说法。他的声音不大,却如黄钟大吕,每一个字都震得常威神魂颤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道突然起身,身形一晃,竟化出三道清气。这三道清气在空中盘旋缠绕,最终化作三个道人:一个青年,英姿勃发;一个中年,沉稳厚重;一个老年,仙风道骨。

\"此乃一气化三清之妙...\"老道的声音在常威脑海中回荡,\"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

景象突然破碎,常威神识回归本体,额头已布满细密汗珠。他这才发现,自己的道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

\"好一个一气化三清!\"常威长舒一口气,眼中精光闪烁,\"逍遥子只参透了皮毛,难怪会误入歧途。\"

常威静心凝神,仔细梳理着玉符中蕴含的传承信息。这门\"一气化三清\"的大神通共分三重境界:

第一重\"形化\":以真气凝练化身,形似而神弱,仅能存续片刻。此境化身如同傀儡,需本体分心操控。

第二重\"神化\":赋予化身独立意识,如臂使指,可长久存在。化身拥有自主意识,能独立思考和行动。

第三重\"道化\":化身与本体无异,甚至可自行修炼进阶。达到此境,每一尊化身都是独立的个体,却又与本体心意相通。

\"逍遥子当年仅窥得'形化'皮毛...\"常威若有所思。

他回忆起逍遥派三大绝学:北冥神功对应\"吞噬万物,归一气海\";小无相功暗合\"无相无我,千变万化\";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则蕴含\"一气独尊,镇压八荒\"的霸道真意。

\"原来都是从此符中悟出的残缺之道。\"

常威调整呼吸,开始按照传承所述运转功法。丹田内的混沌之海骤然沸腾,一道赤金真气自天灵跃出,在身前缓缓凝聚。

密室内,天地元气疯狂涌动,形成一个个小型漩涡。墙壁上的聚灵阵纹路亮起刺目的光芒,将更多的灵气汇聚而来。

\"凝!\"

常威低喝一声,那道赤金真气逐渐化作人形。然而不过三息,真气化身便剧烈震颤,表面出现无数裂痕,最终轰然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