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屋子默默无言,忽然一个丫头冲进来,报道:“宫里有消息传来了,刚刚传回来!”
“怎么说?”
贾母急得一下子坐正身体。
贾珍跟王夫人邢夫人,也都第一时间盯住了那丫头。
那丫头忙道:“说是有几位御史大人,领头参劾龙影卫千户孙绍祖。紧随着王家舅老爷,也出班力挺几位御史大人。
王家舅老爷一出来,十几位文武大臣同声附议。
万岁爷爷受众官所求,已经将咱们家的大老爷二老爷,唤进奉天殿详细询问昨日发生的事情了。”
“这就没了?”
贾母忙问。
“刚刚回来报讯的那个小厮,就只说了这么多!”
丫头赶忙回话。
贾母挥挥手,让丫头仍去前边守着,大失所望重新坐下。
贾珍笑道:“朝堂博弈肯定是要一步一步来,但守在宫门口的奴才们怕家里担心,自然有点消息就往回传。
况且朝堂上每天必然会有很多大事,只不过涉及不到咱们家里的事情,人家禁卫是不可能传递给咱们家的。”
贾珍说到这里,转头看向王夫人,满口奉承道:“还是二婶婶得力!
回去跟王家舅老爷一串联,凭着王家舅老爷的面子,竟有十几个文武大臣同时出班附议,王家舅老爷的声势,当真是越来越强盛了!”
王夫人自然满脸荣光,却故作谦逊,道:“这也是贵妃娘娘得力,先在太后面前说了好话,让我兄长有了兼任九门提督的机会。
要不然我兄长离京两年,京里的这些大官,哪还能够这么敬他?
只可惜后宫不能干政,否则有贵妃娘娘在一天,区区一个龙影卫千户,又怎敢跑到我贾家来撒野!”
这话说得何等张狂。
贾珍肚里腹诽,嘴上却道:“所以我说二婶婶最得力,毕竟宫里的娘娘也是二婶婶亲生,王家舅老爷,又是二婶婶的亲兄长!”
王夫人听着愈发得意,忍不住瞥了旁边坐着的邢夫人一眼。
邢夫人一肚子晦气发不出,只能学着王夫人素来的模样,低眉顺眼念起了佛祖。
贾母在上首听了贾珍的话,心里却分外不得劲。
王夫人说破大天,也不过是五品宜人,若非还有她这个超品的国公夫人撑着,宁荣两府只怕早就垮了吧?
况且贵妃娘娘从小也是养在她身边的,更是她一力主张将娘娘送入宫中,怎么就全成了王夫人的功劳?
就王夫人那个木讷又磨叽的脾气,不把好好的女孩儿养废,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怎么这消息还不见来呢?”
贾母嘀咕了一句,向着门口张望几眼。
贾珍赶忙赔笑道:“第一条消息既然已经传回来,后边的消息应该就会不断茬儿了……”
他的话尚未落音,就有这么巧,又有丫头匆匆忙忙奔进来。
“回老太太,太太,珍大爷,刚刚王家舅老爷在朝上,历数宁荣两府往日的功劳,又将孙绍祖所犯罪恶一一列举。
引得咱们家赦老爷伏在殿上痛哭失声,更令文武百官群情激愤,纷纷要求严惩孙绍祖。万岁爷爷为百官所求,已经传旨让孙绍祖觐见。”
“好!”
贾珍喜得一拍大腿站起身来,“看来孙绍祖这个恶贼,是绝对逃不过今日这一劫了!
没想到大老爷竟也这么豁得出去,就他这伏殿一哭,可以想象会引起文武群臣何等的同情与共鸣!”
贾母虽然素来不喜长子,此刻也不由得面现喜色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