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跟贾琮赶忙在空着的那张书桌前,规规矩矩并排坐下。
一个小太监给四个哥儿五个姐儿送上白纸。
另一个小太监则举着一张大纸牌,往左边走走,再往右边走走。
纸牌上用大字写着三道考题。
秦太监又道:“这三道考题不限先后,愿意先作哪一题都行。也不必三题都作,能作几题作几题。
老实说第三道算术题,即便是洒家,在一两炷香之内都算不出来。”
他一边说,一边呵呵笑一笑。
贾政在一边陪着笑。
几个孩子却赶忙盯着纸牌记下三道考题。
贾环总觉得,秦太监似乎对他格外关注,若有若无地瞧了他好几眼。
贾环也没怎么在意,只是将三道考题撰写下来,便开始低头琢磨。
第一道考题,是以《红梅》为题目,写诗填词皆可。
第二道考题,是写一副春联,要求“新颖有趣”。
第三道考题,是一道算术题,也是经典的“鸡兔同笼”题。
曰:鸡兔同笼,有头九十六,有脚两百六十八,问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
贾环在脑瓜里边稍一运转,便在第三题下方写上鸡有五十八,兔有三十八。
然后是第二道题,反正他也不想出头冒尖,那就写一幅现成的对联吧!
而从古到今他感觉最新颖有趣的一副对联,无疑是王羲之的那一幅: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两三分钟以后,这幅对联落在了纸上。
但既是春联,就得有横批。
对联是抄的前人的,那就来个原创横批:祸绝福生。
较为困难的是第一题,以《红梅》为题写诗填词。
如果他再抄一首已经出现的旧诗词,就有点“欺君”之嫌了,毕竟这可是贵妃娘娘出的考题,怎能容他一抄再抄?
但若抄一首明朝以后的名人诗词,那又太过出挑,只怕会把宝玉比得颜面无光。
《红楼梦》原着上说,贵妃娘娘看着宝玉长大,把宝玉疼得宛如眼珠子,就跟贾母王夫人一般无二。
他若真把宝玉比得毫无光彩,只会引来贵妃娘娘更加的厌恶。
可是写一首打油诗,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那就……再抄吧!
又几分钟之后,一首小“诗”落在了纸上。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三九严寒何所惧,香飘云天外。”
写完,搁笔,贾环满意地再读一读自己的三个答题,自觉着自己这三道题答得既不会出彩,也不会太丢人。
首先第二道题是抄的前人对联,只不过加了一幅横批而已。
其次第一道题连打油诗都称不上,毕竟格式不对。
但是第三道算术题,毫无疑问是对的。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算术题那就是旁门左道,即便答对了,也仅仅只能给他自个儿挣点儿面子,不存在压不压住宝玉的问题。
他微笑着抬起头来,准备交卷,却突然想起,三道题的做题时间是整整三炷香,但此刻连一炷香的时间都没过。
贾环赶忙低头,装着继续答题。
但秦太监何等眼力,已经将贾环的神情举止看在眼里,立刻向一个小太监使个眼色。
那小太监悄无声息走到贾环身后,向着贾环卷面一看,不由得脸现惊诧,冲着秦太监点一点头。
秦太监神色不动,也没让小太监收来贾环的考卷观看,避免影响其他人的答题速度和情绪。
剩余几个人中,无疑属黛玉最是心思灵巧,也最为好强。
刚刚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黛玉第一第二道题便已答完,开始用笔在一张草纸上,运算第三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