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我师父是鬼医(2 / 2)

柳夫人一愣,“晴宝儿瞧出来了啊。”

“嗯。”唐望晴点头,“您不高兴见到那位妙云医仙。”

看着女儿那双清透的眸子,柳夫人幽幽叹了口气。她拉着唐望晴在身边坐下,轻轻将她搂进怀里。

“娘,不是讨厌那妙云医仙,而是不喜整个药王谷,当年如果不是他们,我柳家百草堂又怎会落到如今这地步。”

药王谷。

唐望晴突然忆起前些日子二哥跟她说过的故事,那时说的便是唐家与药王谷的恩怨,但因娘亲的到来而被迫中断了。

唐望晴眼珠子转了转,抱着她的手蹭了蹭,“娘,我想听。”

“这……”柳夫人犹豫,她并不想将那些事情强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也跟着烦恼,但唐望晴总有说服她的理由。

“娘亲都已经把那些医书给我了,不就证明,我有能力继承外公的家业么。既然这样,那我更应该知晓那些事情不是么,免得以后双方打擂台,我还不知为什么。”

“这……”柳夫人想了想也确实如此,总不能等人找上门了,他家晴宝儿还一头雾水,而且药王谷的人都上门来挖墙脚了,若还因为各种各样的顾虑瞒着晴宝儿,怕是不妥,还会给她惹很多麻烦。

这般想着,柳夫人便想通了。她拉着唐望晴的手,沉声将柳家与药王谷的恩怨娓娓道来。

之前那些唐望晴已经听二哥讲过一遍了,虽已了然于心,但她并未打断柳夫人,安安静静听着,还时不时应和一声,花厅里的气氛一点儿都不凝重,反而有点茶楼听说书的氛围。

……

皇宫。

梁武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高台下,是分列于朝堂的文武百官。

西晋虽已立了太子,但太子未成年,所以并不当政,另外两位成年的皇子也在外公干,所以唐叶舟和左相在百官之首,二人今日难得的安静,仿佛过去的针锋相对都是幻觉。

一位官员述职完退回原位,梁武帝目光扫了一圈突然开口,“南蛮求和,朕为表诚意,决定将南蛮太子送还给他们。和谈之事事关重大,南蛮太子也不容有半点损失,众位爱卿都是朕的肱股之臣,帮朕想想,由谁护送南蛮太子更为合适。”

话音落,不少官员不赞同的蹙起了眉头,可陛下明显已然做了决定,不容置喙。

官员们面面相觑,相互交换着眼神。良久之后,户部曹尚书出列,“回禀陛下,臣以为右相府的二公子可以担此重任。”

“哦?”梁武帝看了眼老神在在的唐叶舟,挑眉问:“为何选唐清渠,曹爱卿给朕一个理由。”

“禀陛下,唐清渠是西晋四公子之首,出身右相府,如今又在监察司任职,自然也是能力出众的。而南蛮太子如今虽是质子身份,但到底是一国太子,身份尊贵,若是换成身份低怕是压不住,也无法彰显出我们西晋的诚意。而二位皇子不在京内,太子年幼,不能冒险。”曹尚书道:“综上所述,无论是身份还能力,唐家二公子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梁武帝又看了眼唐叶舟,他依旧不动声色,甚至还闭上了眼。梁武帝在心底嗤笑一声,老狐狸。

他收回视线,扫向底下官员,“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有了第一个人附议后,便接二连三有人站出来附议,很快竟是有一半的官员认可了曹尚书的提议。

梁武帝点点头,“听着倒是不错。”

曹尚书心中一喜,刚要高兴,便听他家陛下话音一转,“主意是不错,但咱们还是要听听人家父亲的想法。唐爱卿啊,你来说说。”

唐叶舟:“……”

“唐爱卿!”

梁武帝音调拔高,但依旧没有得到回应。

“咳!”尹相轻咳一声,取下腰带上的香囊砸过去。

“嗯?”

唐叶舟睁开眼,看看地上的香囊,又看看一脸阴沉的梁武帝,当众抹了把脸,“抱歉陛下,实在是太困了。”

堂堂右相,居然在朝堂之上,当着皇帝陛下和百官的面睡着了!

这成何体统!

简直有辱斯文!

官员们脸色难看,看唐叶舟的眼神都带着刀子。

不过还未等梁武帝开口,唐叶舟便张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昨夜小女又遇袭了,还抓到了好几个拍花子,我这又担心女儿安危,又想搞清楚究竟是谁三番几次的伤害小女,所以一宿都没睡,陛下啊您也是父亲,应当明白我这个做父亲的担忧吧。”

话说到这份上,梁武帝反而不好责备他了。简直就是个冤家,梁武帝在心里笑骂一声,按了按额角不耐烦的摆手道:“行行行,言归正传,说说你的看法。”

唐叶舟双手平举朝着高位施了个君臣之礼,“回陛下,臣觉得不如何。”

“哦?”梁武帝双眼一亮,“唐爱卿心中有更好的人选?”

“是!”

他回答得掷地有声,回身朝百官看去,曹尚书冷不丁对上他的视线,心中不由升起不好的预感。

不会吧……

他心中隐约有了猜测,就听唐叶舟用他那散漫的声音道:“犬子最近不仅忙得焦头烂额,更是连自家妹妹都保护不好,他能力不行,担不起这样的重任。倒是曹尚书家的公子不错……”

……

右相府,花厅。

“娘,那位韩庆易究竟对我们柳家做了什么?”唐望晴实在是太好奇了,能让亲如兄弟的师兄弟反目成仇,必然发生了极其重要的事情。

“我也是听你外公说的。”柳夫人摸着女儿的发髻,幽幽叹气,“韩庆易是个十足的小人。”

因他心中那些嫉妒便煽动了大半门徒与外祖大吵了一架,甚至直接判出了柳家,自称药王,创办了药王谷和善仁堂,他们联合起来与柳家百草堂对抗,甚至想尽一切法子挖走了百草堂的大夫。被徒弟背刺,外祖自然伤心,久而久之便抑郁成疾,一次上山采药时落下山崖,尸骨无存。

当年外公不过才而立,柳家和百草堂的重担便皆落在了他肩上。他忙得天昏地暗时,百草堂出事了。

一位病人死在了百草堂,死在了鬼门十三针下!

外公震惊又着急,紧急处理了此事,对家属作出了赔偿。可此事依旧闹大了,每日都有人上百草堂闹事,将整个百草堂堵得严严实实,来看病抓药的人根本无法进入。

因此百草堂的口碑一落千丈,无法营业,百草堂自然也就没有收益,也发不出工钱来。堂内的坐诊大夫也一个个的离开了,也没有大夫愿意来,渐渐的,来百草堂的人只抓药,不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