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许苗要举报,有点奇怪(2 / 2)

许关更加诧异,许苗似乎有点反应过度了。

“我也不知道,你自己研究去。你不是有公务员朋友么,去问问呗。”

“那行,我问问县局那个同学吧。”说完,许苗就挂了视频。

许关越想越觉得奇怪,许苗还真是执着啊,好像她遇上跟芝麻村有关的事情总是那么“上心”。

之前有过好几次了,就像上次,芝麻村和流浪博士团的合作的事情,她还问过自己,后来又专门跑过去现场看热闹。

看到合作闹掰后,她表现得非常开心,恨不得放鞭炮庆祝。

虽然说因为分村等一些琐事闹得很不愉快,大家都对芝麻村没什么好脸色,但许苗似乎比其他人表现得更加“苦大仇深”。

难道,她和芝麻村之间还有什么其他过节?

还是得找个时间问问她,免得她钻进死胡同出不来,甚至出点什么事情。

----------------

新庄。

许关凑空去查看了那500亩大豆试验田。

之前播种的时候时间是2月份,刚过完年,河阳地区的温度还很低,不适合种植大豆。

但许关为了赶时间,也就不计成本了,让七里庄的村民铺设了双层的地膜,铺成了低矮的拱形,既保温又保湿,还不长草。

等大豆苗长到十几厘米左右的时候,天气基本上也转暖了,到时候就可以把地膜撤掉了。

许关随便找了一块地,轻轻一弹,把地膜里面附着的密集水珠弹掉。

然后把土扒掉,轻轻掀开地膜的一角,顿时一股混合着泥土气息的潮湿热气扑面而来。

大豆苗已经有差不多10厘米高了,长得很不错,嫩绿,矮壮,生机勃勃。

现在基本上可以定时通通风,降降温,让豆苗适应适应外界的温度和空气了。

等适应得差不多了,地膜就可以撤掉了。

通过观察,许关发现“许家庄1号”大豆比起其他几种大豆的长势要更好一些。

不仅茎秆粗壮,而且个头一骑绝尘。

通常来说,大豆植株高度有限的话,那么产量肯定有限,就算从头到脚长满大豆,产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要大幅度提高产量,增加株高是必然的选项之一。

但增加株高也有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可能会增加倒伏的风险。

所以,还必须增加茎秆的强度和韧性,这样才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不然大豆过早倒伏,就会有减产的风险,甚至能减产50%以上。

大豆营养丰富,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很高,所以想要高产是很难的。

有时候不是大豆本身不努力,而是土地肥力的限制。

实验室里,在充分的营养供应下,大豆亩产超过1000斤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在大田里,想达到1000斤,很难,非常难,几乎不可能,究其原因,就是肥力跟不上。

所以高产品种、肥力是相互关联的,只要有一个条件达不到,大豆品种再有潜力,也无法发挥。

现在对许关来说,这两者都不是问题,他拥有高产潜力的品种许家庄1号,还有最好的肥料玻璃复合肥,另外还有新型根瘤菌。

许关很期待,在玻璃复合肥和嗜硅酸盐菌的双重加持下,许家庄1号大豆到底能有多高的产量。

亩产能不能超过小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