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发改局局长,向远方对流动博士团的内情自然是门清,把能说的都说了。
说白了,就是由国家某部委牵头,组织那些农林方面的教授、博士们下乡扶农、助农,帮农村解决实际问题,寻找致富门路。
当然了,也不是白干的,事后在评职称、荣誉、科研经费等方面都会有所倾斜。
有些人可能对这些不屑一顾,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就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东西。
前些年倒还好,真正帮农村做了些事情,但是后面就有些变味了,甚至成了一门“生意”。
博士团的事情还能理解,让许关有点惊讶的是,这团里面竟然还有一个“熟人”——晟郧舟。
这家伙先是在佳禾分公司溜达了一圈,佳禾倒了,就摇身一变,成了博士团的一分子。
不知道是诺克萨斯大学的名头响亮,还是博士的头衔好用。
可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芝麻村呢?
全县四五个行政村,随机选择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二。
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巧合。
许关就有点搞不懂了,为什么这些所谓的“熟人”,总会往自己眼前和周围蹦达呢?
自己就长了一张招“熟人”的脸吗?
……
接下来几天,芝麻村来了一群教授博士的消息传得满天飞。
有说是县里请来的,给农业县指点指点,说不定过几年就能脱贫了。
有说是主动流过来的,因为名字就叫“流动博士团”,人家肯定是随机流动的。
还有的说是都是犯了错误,或者面临下岗的,被国家发配到乡下来戴罪立功的。
谣言确实很离谱,关键是居然还有人信。
芝麻村的村民似乎知道一些内情,这几天渐渐有了底气,甚至有些趾高气扬。
之前“丢过的人”似乎在慢慢找回来,这么一大群教授,还干不过一个许关?
这次肯定能来个大的,说不定比许家庄跟陈铺村搞的合作还要厉害。
于是,芝麻村的村民开始幻想起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为自己村造势,有的甚至跑到许家庄的抖音评论区耀武扬威。
许莓也不惯着,见一个拉黑一个,心里不断吐槽。
这些人真是失心疯了,八字还没一撇呢,万一搞不出什么名堂,你们就不怕再丢一次人?
周边有些村子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就觉得声势还挺大的,出于好奇,不断有人去芝麻村去打探情况。
到了芝麻村一看,确实能看到不少陌生人在芝麻村出没,搞各种测量、研究。
除此之外,也得不到更多的信息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渐渐的,消息终于明朗了。
流动博士团在芝麻村考察了几天之后,确定了要在芝麻村搞几个实验性的项目。
芝麻村的耕地很肥沃,但农田基础设施一般,土壤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
建立药材基地以及高品质绿色农产品基地不太合适,会导致药材及农产品品种不佳,不过可以建设粮种基地以及苗木基地。
为此,博士团牵头,联系了好几家农业方面的企业过来,计划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进行合作,打算在芝麻村开一个双向签约会。
双向签约会,意思就是企业和村民相互筛选,就好像招聘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