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三条信息,什么目的(1 / 2)

在法院召开的调解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所有人事先都没有预料到的。

不管是调解的过程,还是调解的结果,都是没有预料到,这更像一次“反向调解”。

当何岳庭收到消息的时候,县长的心情有些复杂,这小子,胸襟、格局、眼界都没得说。

不说视金钱如粪土吧,关键是手里真的有钱。

可叹自己这个一县之长,手里可能还没有他宽裕。

何岳庭感叹,什么时候县长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啊?

当然了,不是个人的财务自由,而是县里的财务自由。

按照目前的趋势,许家庄今年估计至少能缴税4000-5000万。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会归县里支配和使用,只有少部分上缴国库,能大大缓解县里的财政压力。

到明年,何岳庭都有点不敢想,这个数字会不会翻上十倍?

许家庄将成为河阳县一个特殊的存在,一个村子的税收占据全县的十分之一,甚至更高。

这样的单位,或者说企业,搁在哪个县、哪个城市不得当宝贝供着?

单从税收上说,阿外、南山客、华因等企业在其所在的城市都远远没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但已经成为城市的名片之一了!

面对这个财神爷,何岳庭感觉有些抓马,这家伙和自己家的关系和情况有些小复杂。

以后如何处理和他的关系?还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他自认没有办法做得到完全的公私分明。

哎哟,又要掉头发啦。

---------

调解会结束,和众人告别后,许关带着许苗去诚信烤肉店吃了一个午饭,就打算回村了。

路上,许苗终于问出了自己憋了好长时间的问题:

“关哥,你为什么把补偿标准提高那么多?但为什么又不买七里庄的地?多买点地不好吗?”

多买地就好吗?事情没那么简单。

许关一边开车,一边道:“榴莲本来就是我搞出来的,虽然不能明说,但这个补偿必须到位,不然我就会一直有愧于他们。

“另外,将心比心吧,这两个村子的村长为人挺正派,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地方可能会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但是他们提出的几条诉求都很贴合实际,甚至偏低,也说明他们两个村子的风气还不错。

“我是吃软不吃硬的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家那么讲究,咱也不能差事儿。

“至于地,尽量不要买,首先,地买了,人家以为治不好才卖的,回头发现地没事,保不齐有部分人后悔,少不了闹矛盾。

“闹矛盾不怕,怕的是各种幺蛾子,地在人家村里,咱怎么种?怎么管理?你能一天到晚看着?到时候全是头疼事。

“那么招工?就像开农场那样招固定工人?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倒不是舍不得那点工资和福利,而是我们是个粗放的村集体企业。

“不仅缺合格的管理人才,而且直接管理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还不如直接租,让他们村长去处理一切杂事,我们不仅把管理成本省掉了,而且还避免很多麻烦事。

“能少点麻烦,即便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以后我们还可能继续和其他村子合作,也会是这样的模式。

“只谈合作,不买地;只收产品,不招工;只招短工,不直接管理。

“一方出力,一方出钱,现钱结算,童叟无欺,双方都轻松,不是皆大欢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