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水坑边的她,不同答案(2 / 2)

只不过现在天然气还没通,这边太偏了,县里的天然气“村村通”工程暂时还推进到这边。

有了下水道系统,陈思语感觉太好了,简直有一种喜极而泣的委屈感。

陈思语是个资深的“之乎”用户,她很喜欢在这个华国最大的问答网站,感觉很多回答都很奇妙,能见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她的Id叫“水坑边长大的女孩”,谁也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含义,她也从来没有跟谁说起过。

这天,陈思语逛之乎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很火的问题:有了哪些东西之后,会让人因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而感觉相见恨晚?

绝大多数人都回答生活中购买一些工具、用具、生活用品,甚至某些吃喝玩乐的东西。

陈思语心里一动,洋洋洒洒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我的答案可能跟大家都不太一样。

我的家乡叫河阳,是北方大平原上一座普通的小县城,是国家级贫困县。

而我们村和周围几个村一样,是县里最偏远的村子。

说起偏远,大家心里可能想起一个词:不便。

要说我们这些偏远乡村,最大的不便,不是交通的不便,也不是工作的不便,而是用水很不方便。

倒也不是取水、用水不方便,而是排水不方便。

比如生活污水,以前还可以排到猪圈里,可是现在都不养猪了,也就没了猪圈,大部分人家都是排在村头的大水坑里。

住在大坑周围的人家就太痛苦了,尤其是夏天,不但蚊蝇泛滥,而且恶臭难闻。

另外,夏天和雨季的雨水也没有很好的排泄渠道,如果雨太大,就会把大污水坑灌满。

坑里的污水漫出来,流的到处都是,说不定还会流到有些人的院子里。

这就是大部分农村的现状,用水不难,排水难。

另外,还有固体生活垃圾,也没有地方扔,基本也都是扔进那个污水坑。

我家就住在一个这样大坑旁边,这也是我这个网名的由来。

所以,这个名字没有任何的风花雪月,满满的都是我的怨念。

住在这样一个大坑旁边,滋味可想而知。

特别是有风的日子,一股股恶臭不断往家里灌。

“灌”到底是什么感觉?这个形容词你们可能想象不出来。

就好像冬天窗户破了的房子,冷风往里面灌,你完全无法抗拒,堵不住,赶不走,就是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塑料袋、碎纸屑、烂树叶、破布条都会因为风而往家里飘,每次都要忍着恶心往外扫。

我从小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对我困扰颇多,连同学都不爱跟我玩,因为有时候我身上也会沾染一股水坑里的味道。

我哭着爸爸,我们为什么要住在这里,我们为什么不换个地方住?

爸爸说,这里是我们的家,而且,我们没有能力换个家。

村子就这么大,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大坑,总有人要住在大坑边上的。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不太想回家,从初中就开始住校。

我有时会想,除了亲情和父母,这个小村庄不值得我任何的牵绊和留恋。

现在,这一切都因为邻村而彻底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