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长微微点头,说道:安晚的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过,要实施起来,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尤其是科研团队,又要面临巨大的挑战了。
就在这时,一旁路过的欧阳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忍不住插嘴道:我说你们在这儿讨论得热火朝天,这医疗仓真能有那么神?要是研制不出来,不是白费劲吗?
安晚瞪了欧阳一眼,没好气地说:欧阳,你能不能别在这儿泼冷水?
还没开始做呢,就说这种丧气话。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欧阳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我只是实话实说嘛?
你们也知道,科研这事儿,不是光有决心就行的,得面对现实。
刘爱军也走了过来,看着欧阳说道:欧阳,你这家伙就会抬杠。
安晚他们这是为了营地好,你要是有本事,就帮忙出出主意,别在这儿捣乱。
欧阳哼了一声:我怎么没出主意?我这是提醒你们,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蓝心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欧阳,你要是不愿意帮忙?就别在这儿瞎嚷嚷。我们自己心里有数。
欧阳还想再说什么,张强在一旁拉了拉他,说道:欧阳,别争了。
大家都是为了营地,咱们还是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把这医疗仓研制出来。
欧阳这才闭上了嘴,安晚看着众人,说道:好了,大家别吵了。
我们确实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
接下来,我们先召集科研团队,一起商讨医疗舱的研制计划。
安晚、蓝心和张院长迅速,召集了营地内的科研团队,众人围坐在临时搭建的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凝重。
墙壁上挂着营地的简易地图,以及之前各项科研成果的草图,此刻,它们似乎也在静静等待着新的使命。
安晚率先发言,她将医疗仓的资料平铺在桌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各位,我们如今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新的机遇研制医疗仓。
它不仅关乎士兵的生命,健康与营地的防御力量,更关系到全体百姓的福祉。
一位科研人员扶了扶厚重的眼镜,眉头紧锁:安晚,这医疗仓的设想极为复杂。
断肢再生涉及到细胞的,重新分化与组织再生,癌症和心脏病的治疗更是医学难题,以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条件,困难重重啊!
蓝心接口道:没错,可正因为困难,我们才更要去尝试。
之前太阳能取暖电炉子不也成功了吗?我们可以先从基础研究入手,逐步攻克难题。
这时,另一位科研人员忍不住抱怨:话是这么说,但资源呢?
实验设备、材料,哪一样不需要资源?营地本就资源紧张,这不是难上加难吗?
张院长轻咳一声,说道:资源方面,我们可以一方面整合营地现有的物资,另一方面尝试与周边村落或营地进行交换。
只要我们表明医疗仓对整个区域的重要性,说不定能得到一些支持。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时,负责后勤的老王匆匆走进会议室:安晚,蓝心,不好了!
刚刚统计完,这次战斗防御工事损毁严重,修复需要大量材料,而且粮食储备也快见底了。
众人脸色一沉,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安晚深吸一口气,说道:老王,防御工事修复和粮食问题迫在眉睫。
这样,先安排一部分人全力修复防御工事,确保营地安全。
粮食方面,加大周边搜寻力度,同时合理分配现有储备。
科研这边也不能停,大家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在有限资源下开展医疗仓的前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