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得遇神物(1 / 2)

眨眼间一个月过去。

王天、郭亮、封艳艳等人都拿到了驾照,曹虎要把那辆奔驰车送给王天,遭到王天的拒绝,最后好说歹说,收下一辆奥迪作为日常代步车。空闲时间里,王天开着这辆车跑遍了周边的几座山区景点,驾驶技术明显提升不少,还顺便到山上采摘一些野生中草药材。巧的是,他发现了一处理想的药材种植之地---位于大别山深处,人迹罕至的山坳里;那里常年气候温润,林木茂盛,只有十几户山民居住,靠着山坡上有限的几亩耕地种点粮食,平时上山采集些蘑菇、竹笋、野果、药材之类到很远的镇上售卖,换点生活日用品,偶尔也捕捉几只野兔、野鸡改善一下生活,最近几年政府加大力度保护野生动物和林业资源,已经没有人再进山打猎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仅剩下七八个留守老人生活。

王天第二次来到这里时,专门对此地的环境进行了考察,跟几位留守老人聊了聊天,了解到这附近共有五个自然村,分散在方圆十公里左右的山坳里,总共有一百多户三四百人,同属一个叫作“山头店”的村集体,隶属东江市下面的信县管辖。如果跟当地政府合作,把这里打造成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为自己即将建好的中成药制药公司提供放心药材,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提供较大帮助。想到此,王天先给雷鸣打了个电话,说有事要跟他商量,让他叫上几个中医药方面的专家,两个小时后在办公室里等他。

王天从大山深处返回,走高速公路驱车200多公里,很快赶到了雷鸣的办公室。当着几个专家的面,王天把想投资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事情和大别山深处那个山坳地方讲了一遍,想听听大家的建议。大家听了都觉得是好事,可以操作,最好是带领有关专家再实地考察一下,看看适合种植什么药材?如何规模化管理?怎样跟当地政府合作等等。意见基本一致后,王天又给欧阳教授打了个电话,把想法和情况跟他做了沟通,欧阳教授也很赞成,决定自己亲自带队,领几位中药材种植、研发方面的专家教授一起,跟随王天去实地考察。

话音落地,雷鸣又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原许市的魏市长已经调到东江市当市委书记了,这次去考察可以跟魏书记见一面,汇报一下情况,听听他的意见。

王天很高兴,当即给魏书记打了电话,魏书记高兴的表示明天上午在市委办公室等他。

第二天,王天组织了包括雷鸣、欧阳教授在内共9个人的考察小组,乘坐一辆中巴车,直奔东江市。

魏书记在办公室隔壁的接待室,热情接待了王天一行。听了王天的想法和打算后,魏书记首先表示欢迎,说王天此举是帮助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大好事,市委市政府一定大力支持,一定会帮助解决所有遇到的困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提供优惠条件。随后,魏书记又叫过来一位副市长跟王天一行对接,负责安排此次考察、调研任务并一路随行,随时调度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双方约好考察结束后仍回到这里,魏书记要设宴招待王天及各位专家。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目的地出发,中途,副市长早就给信县县长通了信,他们一出高速口,就被县长带领的一群人热情的接住,简单寒暄过后,大家一起赶往山头店村。

村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大大小小的车一起开进村里,也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大领导来到这个小村视察工作,都远远地观望着;支书和村长接到通知,早早的到村口迎接,热情的把大家请到村部坐下。都一一倒上茶后,当即开了个现场会,把王天的意图讲了一遍,大家都很高兴。随后带着地图、相机和勘察设备,一群人在村长带领下上了山。一路上走走停停,专家们对地质、水文、土壤结构、气候条件、植被状况等都一一做了分析,并取样回去待做进一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