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垄沟是情怀,继续保留(1 / 2)

许关不由觉得好笑,这姑娘还挺有趣,就差拍着肩膀说“我看好你”了。

“那行吧,就先在村里试试,如果不适应,你还可以重新选择,不着急作最终的决定。”

许关简单考察了一下许莓,感觉还可以,能拍素材、能剪视频,还能写脚本,几乎全能,而且她本人的抖音号也有将近30万的粉丝。

在不露脸出镜的情况下,一年多的时间,把一个做家常菜的抖音号做到30万粉丝也算不错了。

于是就把许家庄抖音号注册、认证等一系列的工作交给她,美其名曰“新媒体总监”。

还用最快的速度购置了各种拍摄设备、高配电脑,连小型无人机都配上了。

对许莓来说,这一切简直就是鸟枪换炮,以前只有一台手机,现在要啥有啥,简直不要太爽!

抖音Id就叫“河阳许家庄”,认证成蓝V,以后作为许家庄的官方号。

许莓的个人号也可以用起来,有时候可以跟官方号互动,个人号的收入完全归她自己。

另外公司再给她暂时开5000的工资,以后再调整。

许莓倒是不在意工资多少,村里一切刚起步,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暂时克服一下。

许莓的动作很快,一边申请蓝V认证,一边已经开始拍摄工作。

因为资料齐全,不到三天,蓝V就下来了。

可能这也是抖音里为数不多的村集体蓝V号了。

这几天,许关带着村民丈量、统计、处理田地。

许莓白天跟着拍,晚上就剪视频上传。

村民们很多都是会玩抖音的,关注、点赞都会。

有些老年人不识字的,以前没法评论,现在出了懒人评论功能。

按着评论按钮就可以发表情,大家的参与感就提了上来。

很快,许家庄抖音号已经有了好几百的粉丝,其中大部分都是本村的村民,还有很多人拉着亲戚朋友一块点了关注。

反正每天许莓只要发了新视频,一群人都是先双击点上小爱心,然后会打字的打字,不会打字的就发表情,总之评论区热热闹闹的。

还有不少人,甚至在评论区唠起了家常。

这种有着极高参与度的评论区,引起了大数据的关注,每天都有一定程度的推流。

不知不觉,粉丝量和自然流量也慢慢多了起来。

起先,很多人还以为是个普通的三农号,再一看,居然是蓝V,视频也很有趣,或者很原生态,慢慢的就被吸引了。

之前许家庄不富裕,农田里浇水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方法:垄沟。

并不是农村当下时兴的塑料水带。

在许家庄的田地里,两排农田之间有时候不是小路,也不是田埂,而是垄沟,大约四五十厘米宽,主要功能就是给田地浇水。

浇水的时候,从机井里抽出来的井水顺着地垄沟一路流过去,谁家要浇水,就在自己家的田埂上扒开一个口子,让垄沟里的水流进田里。

有人可能担心地垄沟里水会大量下渗,造成浪费,其实不用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