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信精神一振,压低了声音:“我们士族在吏部还有些人脉,门生故吏在朝中当差的也不少。太子要在登州、扬州试点,总得知会吏部,举荐官员。我们可以想法子,给他提名的人选添堵,或明或暗,让他们干不成事。”
“哦?”李元昌眉峰一挑,“若太子非要用自己人呢?”
“那就退一步,”崔信的语气透出一股狠劲,“想法子安排我们的人手,进登州、扬州试点的官署。就算当不了头,关键时候,给太子的新政捅捅娄子,让他推行不下去。从内部瓦解,比外面硬攻要省事得多。”
赵节听得连连点头,望向李元昌:“殿下,崔公这计策妙啊!釜底抽薪,让太子有劲使不出!”
李元昌不置可否,转向崔信:“光这样,怕是动不了太子的根本吧?他要是铁了心要干,人事上这点小麻烦,顶多拖延些时间。”
“汉王殿下尽管放心,”范阳卢氏的代表急忙补充,“我们在地方上盘踞多年,根基深厚。若殿下肯出手,利用宗室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在登州、扬州那些地方搞点乱子,比如煽动民怨,挑起事端,让太子的试点鸡飞狗跳,他还能安心推行新政?到那时,内有我们牵制,外有地方不宁,陛下对太子的信任,也必然会打折扣!”
李元昌闻言,神色微动。
他与赵节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那里看到了几分兴奋。
士族门阀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在官场和地方上的能量,依旧不能小看。
若是能联手对付太子,胜算无疑会大增。
“好!”李元昌猛地一拍桌案,“崔公深明大义,本王佩服!此事,本王与赵将军,一定全力相助!太子倒行逆施,人神共愤,我们宗室,岂能袖手旁观!”
赵节也立刻附和:“殿下说得对!为了大唐江山,为了黎民百姓,我等义不容辞!”
他心中暗笑,这群士族老狐狸,死到临头了还想拉他们下水当枪使。不过,能给太子添堵,他们自然乐意,说不定还能捞到些好处。
双方一拍即合,又仔细商议了许多细节,才各自散去。
他们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一张无形的大网,早已悄然张开。
东宫,书房。
灯火依旧明亮。
李承乾看着常胜呈上来的密报,唇边勾起一抹冷冽。
密报上,详详细细记录了士族残余势力与汉王李元昌、赵节等人密会的全部经过,包括他们针对登州、扬州试点的那些阴损计划。
“呵,总算还是忍不住凑到一块儿去了么?”李承乾放下密报,声音听不出喜怒。
“黔驴技穷,也就只能玩这些见不得光的把戏了。”
常胜躬身道:“殿下,士族在吏部确实还有些能量,汉王等人在地方上也有旧部和关系。若真让他们得逞,登州和扬州的试点,恐怕会多出不少麻烦。”
“麻烦?”李承乾轻笑一声,“本宫就怕他们不搞事。他们越是折腾,露出的马脚就越多。本宫倒要瞧瞧,他们能唱出什么戏来。”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边,负手而立。
窗外的夜空深沉。
敌人既然已经出招,那他便将计就计,让他们把这出戏唱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