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东宫。
卢承庆面前的茶水早就失了热气,他却如坐针毡,一口未饮。
太子李乾慢条斯理地拨着茶盏,谈兴甚浓,说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诗文。
一室之内,只有太子温和的声音在回荡。
直到卢承庆起身,准备告退。
“卢大人乃国之柱石,何为正道,想必了然于胸。”李乾的声音不轻不重,却让卢承庆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本宫希望,日后能在朝堂上,多听听卢大人的高见。”
回到自家府邸,卢承庆几乎是连滚带爬进了书房。
灯火通明,他连夜写了数封奏疏。
弹劾魏王旧党,揭露其不法。
那态度,那言辞,仿佛与李泰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长安城中,各处府邸,相似的抉择在无声上演。
有人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下场凄凉,抄家下狱,哭声震天。
更多的人则选择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转头便成了清算魏王党羽的急先锋,下手比谁都狠。
短短半月,长安官场换了人间。
数十名与魏王府有牵扯的官员,轻则罢黜,重则流放,更有甚者,脑袋都搬了家。
李泰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土崩瓦解。
朝堂之上,因此空出了大把的肥缺。
这番雷霆手段,倒是让不少曾受过李泰及其党羽欺压的官吏和百姓,私下里拍手叫好,直呼太子殿下英明,清除了朝堂蛀虫,真是大快人心。
魏征的声音在殿内响起,带着几分例行公事的沉稳:“殿下,吏部新拟的官员补缺名单,请您过目。”
他双手奉上一份奏疏。
李乾接了过来,目光掠过纸面,指尖在几个朱笔圈出的名字上轻轻点了点。
“魏师傅,这份名单,世家子弟的分量,似乎重了些。”
他放下奏疏,语气平和。
“他们之中,确有才学出众之辈,这一点本宫不否认。”
“但朝廷取士,当如江河纳百川,不拘一格,方能得活水之利,此为正途。”
魏征闻言,捋着颌下长髯,略作沉吟:“殿下所言极是。只是眼下仓促,可选之人确实不多。”
李乾唇边泛起一抹浅笑,自案几上取过另一份早已备好的名册,递了过去。
“本宫这里,亦有几个人选,魏师傅不妨参详一二。”
魏征接过,展开一看,那上面罗列的十数人,让他眉宇间微微一紧。
名单上的人,大多出身寒微,有些是埋头苦读的书生,有些则是在地方上勤勤恳恳却始终未能再进一步的小吏。
这些人,正是李乾这些年,借苏家等隐秘的渠道,暗中招揽并悉心考察过的人才。
“这些人……”魏征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迟疑,像是在掂量着什么。
“魏师傅不必多虑。”李乾的语气显得很是轻松。
“他们的品行,本宫信得过,才干也足堪任用,所缺的,不过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罢了。”
“如今朝中空缺甚多,正是用人之际。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给大唐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