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谋划生意(1 / 2)

“大人,人生不过是一场经历,些许挫折,不算什么。先贤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以此为训!”武安君挺直脊背,恭敬地躬身行礼。

能从辛表程口中听到这般体谅的话语,对他来说已是极大的意外之喜,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暖意。

“对,梅花香自苦寒来!”辛表程眼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猛地一拍大腿,“哎,那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是出自你手?”他语气中满是惊讶与探究。

这两首近两年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的佳作,在文坛掀起不小的波澜,没想到竟出自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只可惜如此绝妙的诗词诞生于北元,难免让人觉得明珠暗投。

“正是学生。”武安君有些意外,也有些自豪,拱手应道。

“当初一时意气创作,没想到竟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幸好跑得快,才保住这条命。”他没想到自己的诗词能传播得如此之广,甚至传到了辛表程这样的高官耳中。

“我最喜欢的,还是你那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甚合本官之志!甚好!”辛表程抚掌大笑,眼中满是欣赏与共鸣。

在他心中,这句诗简直就是自己毕生志向的写照。他并非单纯的求和派或主战派,而是务实派。

当年北元势大,大乾偏安一隅,人心惶惶,能通过和谈争取休养生息的机会,才是明智之举。但如今局势已然不同,北元朝堂逐渐腐朽,不再锐意进取,反观大乾,朝堂稳定,百姓富足,正是积蓄力量、与北元一较高下的好时机。

一旁的郭进瞪大了眼睛,嘴巴久久合不上。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刚结识不久的兄弟,年仅十八岁,不仅身手不凡,还有如此让辛表程都赞叹不已的文采,简直是个奇才。一股羡慕之情在他心中油然而生,同时也对武安君愈发佩服。

“哎,可惜了,不如这样,你就留在这里。”辛表程眼神中满是惋惜与招揽之意。

“我给你重新安排身份参加科举,三年之后,定然高中进士!”在他看来,武安君这样的人才,在大山里当义军实在是太可惜了,若能进入官场,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郭进心中泛起一阵羡慕的涟漪。一旦中了进士,就意味着踏入士大夫阶层,享受“刑不上大夫”的特殊待遇,那可是大乾官场人人都梦寐以求的铁律,从此便能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大人,请恕学生不识抬举。”武安君神色坚定,言辞恳切。

“大盘山中,有太多无家可归的百姓,正深陷水火之中。我辈读书人,自当效法先贤,以天下为己任,为万民谋求太平。若是学生只顾自己科举功名,却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任由他们在风雪中挣扎,甚至落得易子而食的悲惨境地,又有何面目面对圣人的教诲?”

“大人,若是有朝一日,学生骑着高头大马,风光地跨马游街,享受着春风得意的荣耀,而大盘山中却是饿殍遍地,这该是何等的讽刺?学生读的是圣贤书,追求的是万世太平,所作所为只求问心无愧。”

武安君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其实他心里也清楚,就算答应参加科举,以自己目前的情况,也未必能考上。相比之下,在大盘上努力营造自己的基本盘,才是上上之策。

“枉老夫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还不如你通透!”辛表程感慨地长叹一声,眼中满是赞赏,“能够为这天下百姓做些事,又何必拘泥于功名。你很不错,以后这大盘山中百姓缺什么,你都可以来襄阳寻我,当然,是要付钱的。”

他心中明白,若只是一味地给予物资,并非长久之计,大盘山中的人必须学会自食其力。

“大人放心,学生的银钱都在这里,还请大人行些方便!”武安君连忙将怀中的盒子递过去,语气中带着期待与恭敬。

“郭进,你拿着待会去寻老苗,他会安排好的。过了汉水之后,就要靠你自己了。”辛表程直接示意郭进接过盒子,眼神中透着信任。在他心中,自有麾下之人将事情料理得清清楚楚。

郭进接过盒子,心中明白,老苗就是辛表程的师爷苗正雨,两人共事多年,彼此十分熟悉。

“大人,学生还有一事,想请大人照拂一二。”武安君心中大喜,生铁的事情算是顺利解决了。只要能将这五千斤生铁运到山寨,日后便有了与烈焰虎抗衡的资本。

若是烈焰虎知道自己打着他的旗号弄来物资,最终却用来对付他,恐怕会被气得暴跳如雷。

“何事?”辛表程对武安君的印象极好,若不是对方一心要回大盘山,他恨不得将其留在麾下效力。

“大人,此物乃是香皂,由山中秘方所制,外界不可得。”武安君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两块香皂递到辛表程面前,神色认真而自信。

“此物用途广泛,不仅可用于洁面、沐浴,清洗衣物的效果也是极好。只是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产量较低,所以价格也会相对不菲。”

辛表程接过香皂,小心翼翼地打开油纸包装,轻轻一嗅,一股山间野花独有的芬芳扑鼻而来,不禁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倒是有趣。”说罢,他扬声喊道,“来人,打盆水过来,本官要洁面!”

在武安君的详细介绍下,辛表程先将面部打湿,然后拿起香皂轻轻搓揉,很快便产生了丰富的泡沫,接着在脸上仔细地揉搓起来。

“此物甚好,作价几何?”辛表程洗完脸后,满意地摸摸脸颊和胡须,只觉比平时用清水洁面多了几分清爽,心中对这香皂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大人,尚未定价,此来,是先试试水。”武安君微微有些紧张,斟酌着字句说道。

“待下次来,学生想在城里租个铺面,专门售卖此物。学生愿以净利的三成,恳请大人在城中多多照拂一二。”他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如此直接地与辛表程谈论利益,会不会触犯忌讳。

“三成?就两成吧,再加每月十块香皂送到府上即可。”辛表程并非觉得三成太多,而是想到大盘山中还有众多食不果腹的百姓,心中不禁生出恻隐之心。

“学生代山中百姓,谢过大人!”武安君连忙起身,恭恭敬敬地弯腰行礼。有了辛表程这句话,在襄阳开店的事情就顺利多了,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

“无妨,郭进,我记得南街那边,犯事的薛家有个铺面,现在还空着。你一起跟老苗说,就先租给武大郎,按照衙门的规矩来,该交的租金,一点都不能少!”他心里清楚,苗正雨肯定会在合理范围内给予一些优待,但面上必须要秉公办理。

正事谈得差不多了,辛表程公务繁忙,便打发郭进和武安君去找苗正雨。

苗正雨拿着算盘一阵噼里啪啦地计算,最终敲定:“生铁可以给五千六百斤,具体交割你不用管,三日之后去汉水边找丐帮兄弟拿货就行。”